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10日訊(記者聶映榮)12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長沙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從全國第20名躍居全國第九、中部第一;軟環境指數,長沙則從第31名上升至僅次于深圳的全國第二。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現代企業所需要的權利保護、公平競爭、理性預期與法治息息相關,一座城市的營商環境,特別是軟環境,也離不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保障。長沙優良的營商環境背后,藏著一系列的法治密碼。
多年來,長沙不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以法治規范“有形之手”,優化政府服務職能,提升服務水平;維護司法公正,確保公平競爭;優化法律服務,提供法治保障。法治,已成為長沙顯著的城市特質,更成為了優化營商環境、護航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
建設法治政府,釋放市場活力
“相比早些年,辦事流程精簡了,辦理效率提高了很多!”近日,在長沙市政務服務中心,在此辦理手續的企業負責人劉永林連連稱贊。這得益于長沙近年來推出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給企業和個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既是政府轉變職能的重要方式,更是長沙推進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
在此過程中,長沙圍繞“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等要求,規范“有形之手”,以法治化的理念推進行政職能法定化,又以法治化的要求推進“放管服”改革。近年來,長沙圍繞行政職能優化,將合法性審查貫穿于“簡政放權”改革的全過程,通過合法性審查和把關,市級行政職權由9706項精簡為3651項,精簡62%,以清單形式列明部門責任事項4417條,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同樣需要創新“智慧用法”。去年,長沙向13個省級以上園區下放89項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權限,并賦予湖南湘江新區44項市級權限,有效推動“項目審批不出園”。今年5月,長沙又通過法制審查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目錄共計1307項。這些舉措均為企業及個人提供了扎扎實實的便利,讓其辦事不用求人、不用多跑路。
在芙蓉區行政審批局,原來分散在各個政府部門的數十個行政審批科室,由行政審批局9個窗口代替,20余名工作人員承擔原來21個職能部門80多名工作人員負責的審批業務。
這是全省首個行政審批局,也是長沙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成果。該區企業原本需要跑多處辦的事,如今只需在一個窗口提交材料,真正實現“進一個門、找一個人、蓋一個章”,審批時間也大大縮短。
在多個單位來回辦證明,曾讓不少企業人員煩惱不堪。近年來,長沙用法治方式打破證明事項“信息孤島”,全面推進各單位證明事項清理工作,做到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經清理,取消地方政府規章、政府及部門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31項。
在經濟新常態下,長沙市不斷創新法治服務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如率先從法律層面探索PPP項目的落地實施,從法律層面服務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從法律層面加強政府合同審查管理創新。
長沙推進法治、優化營商環境的腳步始終未停。今年3月,市政府辦公廳又印發了《長沙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要求將依法行政、依法用權、依法辦事貫穿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全過程,營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并提出了三年行動目標。
這些年來,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長沙捧回了“中國法治政府獎”、“中國政府創新最佳實踐獎”、全國“法治政府建設典范城市”等多項“國字號”榮譽。法治,已成為長沙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而法治政府的建設,也換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釋放。
強化司法保障,維護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是企業有序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氧氣”。知識產權保護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也是眾多大型企業、創新型企業非常重視的營商因素。
今年下半年,長沙市公安局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支隊——長沙市公安局知識產權犯罪偵查支隊,該局組建這支打擊知識產權犯罪的專門力量,建立知識產權刑事執法長效機制,縱深推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侵占股權及其他經濟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在此之前,長沙還先后成立了長沙市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局、長沙知識產權法庭等一批知識產權專業保護機構。此外,長沙出臺了“知識產權保護12條”,實行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審合一”“三檢合一”,構建司法審判、刑事司法、行政執法、快速維權、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成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及全國唯一實現知識產權領域四大改革創新任務集成式落地的省會城市,創造了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和司法保護的“長沙模式”。
為給長沙的營商環境提供各方面的司法保障,長沙市人民檢察院出臺多項舉措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深化法律監督,努力為其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比如,重點監督糾正涉及非公企業的案件該立不立、不該立亂立、違法使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等問題,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的打擊懲治力度。
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積極引導“僵尸企業”、落后企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退出市場,運用企業重整、和解制度幫助資金周轉遇到暫時困難但符合智能創新驅動的企業恢復生機重返市場。
企業發展更需要平安穩定的治安環境。今年3月,長沙市公安局制定出臺《長沙市公安局服務經濟社會民生發展二十條措施》,要求依法打擊強攬工程、強買強賣、強行阻工等危害企業的違法犯罪行為,重點整治產業園區、企業周邊突出治安問題,快偵快破侵害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發展等重點案件,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此外,上述文件還要求偵辦涉企違法犯罪案件嚴把受理立案審查關、偵查措施審核關以及風險隱患評估關,依法慎用強制性措施,充分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執法辦案,切實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的有機統一。
今年,長沙還出臺了《長沙市政法機關優化法治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建立長沙市企業上市司法服務與保障機制的實施辦法》等文件,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理民商事案件45.7萬件,檢察機關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715件879人,公安機關開展打擊制假售假、偷稅漏稅、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專項行動,有力地護航了經濟發展。
優化法律服務,化解涉企矛盾
“感謝你們加班加點為我們排憂解難,這個事拖了半年多,要不是司法所促成我們達成協議,這次投資真要虧大了。”前不久,雨花區一家企業的幾位股東特意來到跳馬鎮司法所調解室向調解員道謝。
原來,在此之前,他們合伙投資的企業因綠心地區工業企業退出政策需要拆除退出,所得補償款有1000萬元左右,但企業老板不愿與他們分配。司法所調解員得知情況后,在前后一個多月里,組織雙方多次開展調解工作,釋法明理,雙方最終接受了調解員的處理意見,簽署調解協議。
如今,長沙司法行政部門積極深入企業了解情況,主動介入企業矛盾隱患排解已是常態。
“我們需要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提供優質法律服務。”長沙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他們組建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律師服務團隊開展“法治體檢”活動,做好法律宣講,強化依法治企意識,找準民營企業存在的法律風險,幫助依法依規防范風險。另一方面,他們還開展“涉外湘企大走訪”活動,面向全市涉外民營企業了解法律服務需求,對在投資過程中亟待解決的法律問題進行幫扶,做好法律咨詢、法律培訓等法律服務,并根據企業需要,量身定制“法律服務菜單”。
對企業的法律服務還覆蓋在日常幫扶工作之中。長沙著力推動“一企一法律顧問”等制度落實,加強經常溝通聯系,跟蹤對接企業發展所需,對反映的法律問題積極回應,靠前服務,對癥下藥,靶向治療,開展經常性服務企業活動。2013年以來,全市政法機關共化解涉企矛盾39500余起。
去年,長沙市人民檢察院與市工商聯共同研究制定《加強協作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設立服務非公經濟工作辦公室,選派員額檢察官掛職市工商聯,共同出臺服務非公經濟發展“18條意見”,幫助園區非公企業整章建制193項。
湖南省同發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世紅稱贊道:“檢察機關在園區設立了檢察聯絡室,能主動了解企業發展的法律需求,開展法律援助。這些措施很好地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在創建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長沙市政法機關還持續開展“服務經濟月”活動,實施“211”工程(全市政法系統對口聯系了200家重點企業、100個重點工程和100個重點項目提供服務),建立政法機關聯系企業常態機制,進行“零距離”對口服務。
深入、精準的法律服務如同一場場及時雨,既讓企業解決了眾多實際法律問題,也讓企業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強化以法治企。長沙一位民營企業家感慨:“這些法律服務讓更多企業和個人懂法、守法、用法,讓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上升至更深層次,在助推長沙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