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一直有‘一鹵傳三代,人走鹵還在’的說法,實際上我們的鹵水是代代相傳,鹵菜是越鹵越香。”地處湖南省武岡市的湖南金福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巨大的不銹鋼鍋里,沸騰的鹵水在翻滾,一遍遍浸潤著鍋里的鵝翅、豆干、豬耳……武岡鹵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第28代傳承人陳福元介紹,這鍋鹵水是其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如今到了他兒子陳磊手里。兒子將傳統的家庭作坊改造為現代化車間,鹵水也從常年不滅的柴火灶里,“流淌”到智能生產線上。
生產車間內部(昌小英 供圖)
武岡被譽為“中國鹵菜之都”,傳統手藝傳承2000余年,是省內特色“草根經濟”之一。武岡市將鹵制品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引擎”,通過延鏈補鏈、做大產業集群,逐步形成一條集大豆、辣椒、香辛料種植、銅鵝養殖等為一體的產業鏈。2022、2023年,該市連續兩年榮獲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稱號。
該市培育出湖南鄉鄉嘴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年產值過4億元的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升級。建成武岡豆制品創新集聚產業園,支持40余家豆制品企業入駐園區集中生產,推動品質升級。幫扶93家豆制品小作坊就地改造、轉型發展。培育武岡辣椒、銅鵝、大豆、油桐4個國家級科技小院,與邵陽學院合作共建省級豆制品實驗室分中心,豆制品全行業自動化生產率提升到70%。延伸鹵制品產業鏈條,發展銅鵝規模養殖場42家、規模化家禽養殖企業12家、生豬養殖企業208家、大豆種植合作社12家、香辛料種植企業20家,帶動全市18個鄉鎮種植大豆、辣椒、香辛料16萬畝,參與種養的4萬余農戶年均增收1萬余元。
目前,武岡鹵制品企業發展到76家,其中規模企業38家,豆制品個體經營戶106家、家庭鹵制作坊306家,帶動該市一、二、三產業經營主體1000余家,從業人員達20萬人。武岡鹵制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出口創匯5066萬美元。全縣鹵制品產業總產值由2011年的5.2億元激增至2023年的48億元,今年有望超60億元。(昌小英 夏建敏 周旭芳)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