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近日,湖南省衡山縣的種糧大戶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早稻育秧工作,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秧苗傳送流水線不停作業(衡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3月12日,位于衡山縣白果鎮棠興村的一處育秧田里,衡山國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組織農戶開展育秧,只見一臺長二十余米的秧盤輸送機在田間運送秧盤。在輸送機的起點,兩名工人協作配合,將完成催芽的秧盤放到輸送帶上。當秧盤由輸送帶運送到另一頭,等候著的六名工人麻利地將秧盤搬到田間、鋪排整齊,再用竹條在秧盤上方搭設小拱棚、覆蓋膜布,最后用泥土壓實固定。
這些秧盤將為今年的早稻種植提供優質的秧苗保障,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農戶正在擺放秧盤(衡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衡山國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計劃早稻育秧3000余畝,其中社會化服務“接單”2000余畝,早稻育秧工作將持續到三月底。
俗話說:“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對于水稻種植而言,育好秧苗是實現高產的關鍵。該公司采用綠色、高效的春耕和春管方式,為即將到來的水稻插秧提供優質秧苗。
“我們今年采用的是‘大棚+大田’相結合的保育模式,天氣特別寒冷的時候,我們就用大田的小拱棚育苗,等天氣回暖后,就在育秧大棚里作業,這樣就可以保障秧苗的成活率。”衡山國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正恒介紹。
整齊擺放的秧盤(衡山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據了解,今年,衡山縣計劃完成早稻種植面積17.46萬畝,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13萬畝。各地預計3月中旬陸續拉開水稻育秧大幕,4月進入拋插秧階段。
目前,全縣正緊抓春耕備耕,統籌協調農資生產、儲備、調運,同時推進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綠色種植、農機推廣等,確保糧食生產量質齊升。(廖晶 文雅婷)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