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的時代浪潮中,湖南省衡陽縣積極引導企業擁抱變革,大力推動企業“智改數轉”,助力企業從傳統“制造”向高端“智造”轉型升級。

角山米業加工智能制造車間(曾立林 攝)

3月5日,在湖南角山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角山米業)的加工智能制造車間,全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金黃的稻谷在機器中流轉,迅速變成晶瑩剔透的大米。由于制米加工、質量檢測等流程均實現數字化控制,整個車間無需工作人員盯守。

角山米業副總裁彭交文介紹:“公司大力推進生產加工的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改造,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了產品的質量檢測和管控水平,并且降低了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碎米,提升了出米率,每年節省成本約1500萬元!

角山米業全自動打包流水線(曾立林 攝)

近年來,角山米業全力打造數字智慧糧食平臺,實現糧食收購、儲存、加工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成功入選工信部發布的首批“數字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名單,角山米業智能制造車間新增為省級智能制造標桿車間,成為衡陽縣企業“智改數轉”成果的生動體現。

榮爾電氣智能化生產車間(張興宇 攝)

榮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同樣令人眼前一亮,整個車間占地13800平方米,分為7大生產區域,主要生產智能型預裝式變電站、干式變壓器、高低壓成套開關柜等配電設備。車間里,不少工人正忙著安裝調試一批新到的智能銅排加工設備和智能抽屜生產設備,借助這些自動化設備和數字化系統,整個車間的生產效率相比傳統設備可提高3倍以上。

榮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劉玉婷說:“我們的智能銅排加工中心,它將折彎、沖孔、壓花、打標等多道工序集成于一體,通過智能庫,機械手自動抓取銅排,然后完成運輸、加工等工序,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比傳統模式的生產時間節約了50%,而且加工精度方面大大提高,確保了銅排的尺寸精度和結構精度!

在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過程中,衡陽縣科工信局主動作為,深入企業和生產一線,了解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困惑和期望,提供專業的服務團隊,幫助企業解決人才缺乏、不熟悉應用場景、資金壓力等難題,為企業量身定制數字化轉型方案,指導企業申報各類項目,提升企業“數轉”競爭力。2024年,全縣新增1家省級智能制造標桿車間,1家市級智能制造標桿車間,2家市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1家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典型應用場景,45家入規企業數字化轉型聯點服務;16家優質企業上榜湖南省產融合作制造業重點企業。“這一次我們的數字化改造,設備投入總共是4400多萬元,去年我們享受到國家的政策紅利,獲得了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設備更新的獎補資金,總共668萬元,這極大地減少了我們企業的資金壓力,提振了我們企業的信心。”劉玉婷介紹說。

2024年,衡陽縣積極推進“智賦萬企”行動,引導企業從“制造”向“智造”轉變。截至目前,全縣574家企業上云,127家企業上平臺,原本計劃打造8家智能制造企業,實際完成19家,完成率高達237.5%;智能制造產線(車間)任務數為12個,完成17個,完成率達141.6%;智能工位任務數72個,完成116個,完成率161.1%。衡陽縣科工信局主要負責人李智表示,還將聚焦企業、產業、產業鏈及產業生態四大關鍵領域,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與應用創新,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標桿意義的試點示范項目,帶動更多的企業完成“智改數轉”,促進全域產業攀“高”向“新”。(鄒健 何衡)

編輯:黃珂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