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漢陽月湖畔,一座全新的城市文化地標——琴臺美術館,主體結構完成,進入裝修階段。

  琴臺美術館總建筑面積約4.3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運用清水混凝土建造比例最大的公共建筑項目,約5萬平方米的墻面、天花板均為現場一次成型澆筑。建成后,將和琴臺大劇院與音樂廳,以及規劃中的武漢戲曲藝術中心一起,構建武漢環月湖文化藝術片區。

  與此同時,武漢從6月初開始,面向全球征集漢口歷史風貌區改造方案。北達京漢大道,南抵沿江大道,西起友誼南路,東至黃浦大街,總面積約為5.81平方公里的漢口歷史風貌區,將按照“留、改、拆”并舉的思路,綜合文化挖掘再造、產業經濟升級、空間集約高效、民生服務提質等手段,打造演繹“老漢口”獨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標。

  從琴臺美術館,到漢口歷史風貌區,我省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紛紛開建,全省各地還正在抓緊謀劃一批新項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截至6月15日,我省共調度文化和旅游領域重點項目354個,總投資6015.3億元。

  “四個加強”,加大文旅項目建設

  在全省調度的354個文旅項目中,續建項目262個,總投資3997.2億元,復工率100%;擬新開工項目92個,總投資2018.1億元,目前已開工35個項目,開工率38%。在續建項目中,十堰、宜昌、荊州、荊門、黃岡、隨州均超過20個。

  武漢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推動項目復工,加快培育文旅發展新動能。目前,武漢恒大科技旅游城(總投資500億元)、東西湖文化中心、花博匯二期、木蘭花鄉二期、奧山冰雪運動小鎮等30個續建重點文旅項目已全部復工;新開工了4個重點項目,其中華僑城歡樂天際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琴臺美術館、東西湖文化中心、武漢中心書城、蔡甸野生動物園等一批項目將于年內建成投入運營。

  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雷文潔表示,今年通過“四個加強”(即加強項目謀劃和轉化實施,加強項目調度和進度督導,加強銀企合作和金融扶持,加強招商引資和推介洽談),進一步加大文旅重大項目建設。

  文旅融合,成為項目建設熱點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之年,哪些類別的文化和旅游項目,會成為今后建設的熱點,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據悉,“十四五”時期,全省擬重點建設200個左右的重大文旅項目,涉及文化產業、文化旅游、鄉村旅游、健康養老、文化民生保障等多個領域。文旅融合項目成為主流,帶動著地域特色文化、土特產品、鄉村民俗、地方美食、文物古跡、傳統工藝、精準扶貧、體育康養等相關產業加速發展。

  武漢市策劃儲備了武漢戲曲藝術產業園、華僑城東湖藝術半島、光谷文化中心、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舊城改造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其中,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舊城改造項目,計劃總投資144億元,著力打造演繹“老漢口”獨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標,建設世界級歷史人文集聚展示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武漢戲曲藝術產業園計劃投資30億元,按照全國一流標準打造武漢戲曲“大碼頭”新地標。

  襄陽市謀劃“十四五”期間文化旅游類重大項目293個,計劃總投資額達3611億元,包括春曉文化小鎮項目、襄陽道國際文旅項目、翼天春秋鄧城項目、紅水河文旅綜合體項目、天子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等,將為襄陽文化旅游業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