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蘭莎通訊員熊立戚雨林
編者按: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們熱議的焦點話題。教育信息化無疑是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路徑之一。
十二五期間,特別是《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發布和首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教育信息化工作堅持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以“三通兩平臺”為主要標志的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十三五期間,“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在更高層次上促進教育公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等重要任務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湖北省作為教育信息化國家試點,黃岡市和襄陽市作為我省區域試點,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黃岡市和襄陽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有哪些可資借鑒的經驗?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困難和問題?近日,中央和省市級媒體一行進行了實地調研采訪。
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曾是老師教學的僅有資源;師講生聽、師問生答、師演生看,曾是課堂中循環不變的模式。隨著黃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實施,取而代之的是“互聯網+教育”新模式。如今,即使身處偏遠山村的孩子們也可以通過電視學習網上課程,接受名師“一對一”輔導,還能通過“專遞課堂”和城里孩子同上一堂課。
電視老師 一對一輔導
昨日下午3點,在距離麻城市區30公里外的乘馬崗鎮胡家墩教學點,8歲的一年級學生胡才英和班上其他7個孩子一起,正在班主任胡應聰的輔導下,通過電視學習網上課程。
課間,胡才英使用電視上的“亮畫功能”,和媽媽進行了簡短的視頻通話。胡媽媽告訴記者,“現在的電視特別方便,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讓女兒在家里把那一節課再學一遍。實在不懂的時候,還可以撥打‘電視老師’的電話,接受‘電視老師’一對一的輔導。”
胡媽媽口中提到的“電視老師”是湖北電信推出的教育行業電視臺,“‘名師講堂’是黃岡教育云平臺的‘精髓’。”黃岡市教育局教育云平臺項目組工作人員稱,“我們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讓每一位黃岡名師在平臺上上課,通過網絡和電視機推送到千家萬戶,形成黃岡本地特色教學資源,引領課堂教學改革,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優質課堂 專遞到鄉村
3月21日上午9點30分左右,麻城師范附屬小學的美術老師李霞正在該校啟智樓的錄播教室,給白果鎮詹集教學點的8名一年級學生上課。
記者看到,這間教室里有兩個紅外攝像頭,一個在黑板上方,一個在黑板對面墻上,兩個鏡頭將捕捉到的信號傳送到鄉村教學點。講臺上的黑板里嵌著一臺電視機,屏幕上不時變換著圖片,李霞老師會時不時對著講臺前大約2米處的另一臺電視機里8個孩子提問,孩子們稚嫩的聲音在教室回響。“白果鎮共有4個鄉村教學點,自去年湖北電信光纖專線接入黃岡教育云平臺,現已有2個教學點開通了‘專遞課堂’網上教學,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白果鎮中心小學副校長姜宏武介紹道。
據介紹,黃岡教育云平臺是由黃岡市教育局、黃岡電信分公司、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搭建,是一個集管理和資源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與市面上的和網絡上的其他平臺不同,該平臺是結合黃岡教育實際,完全自主搭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綜合平臺。“黃岡教育云”一期工程主要有七大功能板塊:辦公自動化、教育管理、教學資源、教學助手、名師講堂以及我的空間和教育行業電視臺。
黃岡市教育局副局長葉自元表示,鄉村教學點普遍存在師資力量短缺問題,而依托信息化教育分區域對點精準幫扶,通過教育云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才能進一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