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新港百萬噸級進口礦石集散基地投用 72小時內快速分撥 江海直達鐵礦石
“江海直達16”輪準備靠泊鄂州三江港。長江日報記者劉海鋒 攝
4月14日中午,裝載1.2萬噸進口鐵礦石的“江海直達16”輪歷時5天緩緩停泊在鄂州三江港,這是“寧波舟山—鄂州三江港”進口礦石江海直達航線的首航,也標志著武漢新港三江港進口礦石集散基地正式建成投用。這批鐵礦石將在72小時內完成交割、混配,再向長江中上游各大鋼鐵廠調撥。
4月14日11時45分,在黃石海事局鄂州海事處巡邏船的全程護航下,“江海直達16”輪順利停靠三江港碼頭。船員們先后在船頭和船尾撇纜拴繩,待輪船停穩后,貨艙頂棚緩緩打開,細如砂的鐵礦石呈現在眼前。
幾分鐘后,清倉作業正式開啟,兩臺大型門座起重機以每小時800噸的速度協同作業,20噸級抓斗將鐵礦石吊起后裝入大貨車。
此次首航裝載的是來自巴西的鐵礦石,從浙江舟山港出發僅用5天即直達鄂州,創下長江中游大宗商品物流新速度。隨著三江港進口礦石集散基地的建成,通過“江海直達+基地+前置倉交割混配”模式,礦石可以在72小時內完成交割、混配,乘江船向長江中上游各大鋼鐵廠調撥,主要輻射武漢、重慶、南昌、九江、黃岡等地企業。
“傳統江海聯運需經長江江蘇段中轉,現在的直達模式可節省3天時間,物流成本降低10%。”湖北港口集團鄂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小平介紹,這種模式實現海港礦石倉向江港前移,貨物在途即開展貿易,快速向鋼鐵廠交付,大大降低了鋼鐵廠的庫存和資金成本。
據了解,三江港新建的進口礦石集散基地占地300畝,堆存能力達300萬噸。正在擴建的70畝場地投用后,該基地總容量將提升至500萬噸,成為長江中游規模最大的礦石集散(混配)基地。
“江海直達16”輪抵達三江港的同時,在距離碼頭1公里的三江港貨站內,一列有著50節車廂的火車正在進行鐵礦石裝車。3小時后,3000噸鐵礦石從這里發出,運往荊門市一家鋼鐵企業。
武昌南機務段機車司機李思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通過碼頭與貨站之間的1公里大型封閉式傳送帶,來自澳洲、美洲和非洲的鐵礦石每天源源不斷地通過鐵路為省內鋼鐵企業“送貨上門”。
依托江海直達和鐵水聯運,武漢新港三江港區正不斷吸引沿海大宗商品和西南冶金、化工產品西送東出,形成長江中游雙循環物流大通道。(記者劉海鋒 通訊員胡陽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