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端午節上午是傳統收割艾草用來制艾絨的時間,分離后的艾葉需要陽光暴曬脫水
圖為一片片山田里,艾草正在旺盛生長,村民將成袋的艾葉扛出山外
圖為村民用古老的石臼提取艾絨
圖為艾葉經過反復捶打才能形成柔軟的艾絨
圖為艾條點燃,輕煙升騰,香氣彌散開來
楚天都市報訊 圖、文/記者蕭顥 陳凌燕 通訊員查成飛
端午節門前掛艾草,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
湖北蘄春,盛產艾草。“在我們張榜鎮,38個村,村村種艾,家家門前屋后有艾。”當地人一邊說,一邊伸手指向田野。一片片田地里,艾草正在旺盛生長,“一些山間的荒地,也開始種植艾草。”
艾草可入藥,艾灸也是中醫一種有效的理療方式。蘄春出產的艾草,更以艾油含量高、出絨量高出名。“用來制作艾絨的艾草,是在端午節當天上午11點收割。”當地人神秘地對楚天都市報記者說。這聽上去極有儀式感的行為,有人覺得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有人覺得是“品質的精確”。
雖然現代化的設備很多,但當地仍有保持手工制造的追求。村民來到田間,割下高高的艾草,再用手一點點揪下艾葉,保證艾稈與葉子不混淆。艾葉單獨晾曬,干透后放入石臼,反復捶打,直到把一大把艾葉捶成一坨艾絨。
艾灸所用的艾條,就是艾絨卷制的。取一根艾條,點燃,輕煙升騰,香氣彌散開來。用這樣的艾條去熏、燙穴道,是中醫理療方式的一種。當地人家都保留著一束束還沒揪葉的艾草,有些一放數年。但凡有人感冒,想驅寒或降火,就取點艾葉下來,煮水或沖泡,再熏蒸雙腳,也是一種理療的方式。
田間地頭,房前屋后,艾草的香氣時時可聞。“艾草是我們蘄春四寶之一。”當地人說,種植艾草,讓不少村脫離了從前的貧困,而這種自帶香氣的植物,也讓自然環境多了些浪漫怡人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