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河南分網3月29日消息(記者 彭華 焦宏昌)蘭考縣城東行20公里北拐的葡萄架鄉何莊村,近日來尤其的忙碌,處處呈現濃郁的喜慶氛圍,用老百姓的話說“比過年還高興咧”,一問才知道,這里3月30日要舉辦葡萄架鄉首屆桃花節,2000畝桃樹目前掛滿了爭奇斗艷的桃花,還有蘋果、葡萄、杏以及晚秋黃梨三百多畝,想起往年豐收時的瓜果飄香,村民們覺得是時候舉辦一次桃花節了。
(何莊一處正在盛開的桃花林)
何莊村兩委:經濟發展模式要逐步走向科學化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近年來,在精準扶貧奔小康的道路上,蘭考縣葡萄架鄉因“蘭考蜜瓜”多次進入全國人民的視線。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葡萄架鄉政府帶領廣大群眾,各項工作干在實處,走在前列。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特色產業更加壯大、鎮區治理亦趨高效、鄉村面貌顯著改觀,可謂是“文明花開葡萄架 努力奮進新時代”。
何莊村位于葡萄架鄉政府所在地西北部,區位優勢明顯,近幾年來,何莊村黨支部、村委會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模式逐步走向科學化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何莊村在大力發展規模環保的板材加工園區的同時,村兩委根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大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通過加大農業科技培訓力度,提供政策信息服務等辦法,已經建成優質黃桃生產基地2000畝,而且已到盛果期。
同時,該村建成了優質葡萄園、養殖小區多個,并組建了“蘭考縣松江種植專業合作社”、“蘭考縣凱鑫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和“蘭考縣禾壯種植專業合作社”。
(蘭考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共商村策)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民生,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是被何莊村兩委定位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
近年來,何莊村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努力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居住環境。跑項目、爭投資,完成了全村村級道路鋪設3公里,完成了街巷道硬化30000多平方米,安裝了村內路燈,建設了農民文化廣場,安裝了10多套健身器材,實現了主街道的綠化亮化,提升了村民生活質量,改善了村容村貌,豐富了農民業余文化生活,擴展了經濟發展空間。
二是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下大力氣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全村近年修復和新打機井31眼,鋪設田間水泥道路2500米,安裝變壓器6臺,埋設地下電纜線3000多米,使全村近1800畝耕地建成了旱澇保豐收的現代化農田,為農業高產穩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強化文化教育設施建設,努力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建成了農民文化活動中心和農民休閑廣場。投資90萬元,建成了高標準小學教學樓。同時還完成了程控電話、移動寬帶、數據電視的戶戶通,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大大提高。
何莊村黨支部書記何安良,從2000年任何莊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始終牢牢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宗旨,不斷開拓創新,團結和帶領村兩委班子致力于加快的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帶領村兩委人員深化民主建設,促進組織建設,著力打造高標準基層黨組織。
近幾年來,何莊村兩委始終堅持“深化民主政治建設,促進黨組織建設”的方針,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貫穿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的主線,狠抓了思想、作風、組織和制度建設,大力推進了黨組織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積極規范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調動了廣大黨員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由于把握了提議有準備,商議要誠肯,審議需充分,決議應引申的關鍵環節,起到了凝聚兩委班子,提高黨員素質,化解干群矛盾,避免決策失誤的作用。二是扎實開展先進性實踐教育活動,加強黨支部、村委會集體學習和黨員的自身學習,使全體黨員和村委會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通過先進性實踐教育活動,推動了我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了農民收入穩步增長,201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000元。三是狠抓了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了黨務公開制度,明確了黨員干部崗位職責,確定了普通黨員的設崗定職,明確了黨員聯系群眾責任,加強黨組織黨員服務群眾中心工作,通過這些活動和手段,黨組織戰斗力明顯提高,凝聚力明顯增強,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駐村工作隊:一定要干出個樣來
何莊村今日的發展,離不開蘭考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的辛勤付出。
入村以來,蘭考縣公安局駐葡萄架鄉何莊村工作隊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重發展產業和群眾民生,緊密結合村內實際,有針對性采取具體措施辦法,一步一步抓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
(蘭考縣公安局駐何莊村工作隊隊長馮勇深夜走訪百姓)
入戶走訪,溝通談心,確保基礎工作扎實有效。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何莊駐村工作隊深入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進行調查摸底,工作隊長馮勇同志帶領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持續逐戶走訪,詳細了解記錄貧困戶的家庭和生活現狀。通過走訪入戶,對目前貧困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對貧困戶生產和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訴求進行了心貼心的交流。通過摸底將貧困戶有效識別出來,將不符合貧困戶進行剔除,確保做到脫貧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利用晚上時間召開“晚間會”,與貧困群眾談心交流,通過政策宣傳、一對一幫助算賬、評選表彰脫貧示范戶、脫貧戶與貧困戶結對幫扶等形式,幫助未脫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提高全村所有貧困戶的政策知曉率和群眾的滿意度。
注重產業支撐,發展村內主導產業。何莊村是葡萄架鄉為數不多的小雜果種植村,工作隊在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作為,在村內積極宣傳國家惠農政策和縣鄉扶持政策,吸引群眾發展小雜果種植,利用小額貼息貸款、普惠金融政策、農戶信用貸款等金融政策,幫助群眾解決資金,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外出參觀、邀請技術專家入村指導等形式,為群眾做好技術支撐。現如今何莊桃樹種植2000余畝,葡萄種植300余畝,其他小雜果種植200余畝,小雜果種植已發展成村內的主導產業,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多少貧困戶多少人借此得以脫貧。
加強村內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居住條件。為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由鄉政府投資,完成全村道路鋪設3公里,街巷道硬化30000余平方米,安裝路燈60盞,建設文化廣場1800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10多套,實現了主街道的綠化亮化,豐富了農民業余文化生活。近年來修復和新打機井31眼,鋪設田間水泥道路2500米,安裝變壓器6臺,埋設地下電纜線3000多米,使全村近1800畝耕地建成了旱澇保豐收的現代化農田,為農業高產穩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村內還完成了自來水、移動寬帶、有線電視的戶戶通,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大大提高,進一步拉近了干群關系。
加強基層黨建,發揮堡壘戰斗作用。工作隊和村“兩委”著力打造高標準基層黨組織,嚴格落實各項組織生活制度,積極規范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強化自身素質學習,認真落實“5+N”主題黨日活動,狠抓黨員隊伍建設,培養幾名村級后備干部隊伍,明確“兩委”干部崗位職責和聯系群眾責任,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發展村集體經濟大棚桃80座,通過這些措施,何莊村班子健全有力,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改善村內環境面貌,激發內生動力。在村內開展家庭環境衛生評比,打造美麗庭院戶,示范引領,引導群眾做到門口街道自己清理,自家院落勤打掃。按照“五不五有”的標準,改善多少戶貧困戶居住條件,將人居環境改善與“愛心超市”對接,工作隊按照貧困戶衛生整潔情況逐月進行評分,每月查四次,一次10分,用積分改變習慣,用勤勞改變生活,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現在的何莊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衛生清潔,村內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進一步自我加壓、鉚足干勁,撲下身子,全心投入,把何莊村的扶貧工作做的更細更實,一定要干出個樣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成效向上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工作隊長馮勇自信滿滿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