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陳疃河治理前后對比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林維 喬全興 史斌斌):藍天,綠地,廣袤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氣,這是每一個人都向往的生活環境。在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從北部的沙漠黃土到南方的森林草地,從縱貫東西的黃河、長江,到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無不體現著自然環境之美。如何讓這些青山綠水更加久遠,被更多子孫后代看到和欣賞?如何修復和治理已經受到污染的水、土壤和大氣,走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五年來,快速發展的中國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實踐。
在中國東部山東省日照市,由于前些年經濟發展出現的排污問題,縱橫的河流出現了嚴重污染。去年9月開始,日照市開始實施“清清河流行動”,計劃在5年內對全市61條重點河流進行全面系統的生態治理。實施“河長制”就是該行動中的重要一步。日照市陳曈鎮一名官員武德峰介紹說:“去年開始,我們實行了河長制,由我們鎮的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由分段的村里的負責人擔任分段長,形成一種齊抓共管的態勢。在農村把村里集體力量動員參與治河,是一種比較好的探索。”
“河長制”是中國去年底開始推行的一項加強河湖管理和保護的制度。這項制度要求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由各級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河長。到2018年底前,在全國全面建立河長制。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潮白河治理前后對比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惠遠介紹說,“河長制”只是近年來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眾多措施中的一項。過去五年,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高密度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使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一個快車道。張惠遠說:“包括損害責任追究、對生態文明目標的考核評價、河長制、生態保護紅線、自然資源負債表的編制與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通過這一系列動作,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框架,從源頭嚴防、到過程嚴管、到后果嚴懲。同時還修訂了一些法律法規,包括新《環境保護法》等,這一系列的制度,使我們整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一個法治化、制度化的軌道。”
五年前,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寫入黨章。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執政黨的行動綱領,中國共產黨在全世界是第一個。
去年五月,在肯尼亞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中國環境保護部和聯合國環境署共同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在這份報告里,中國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向全世界做出承諾,到2020年將用水量減少23%,能源消耗減少1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
新疆庫爾勒街頭騎車的老人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高級經濟專家盛馥來認為,中國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態功能進行國土空間統一規劃、將生態環境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以及官員的生態環境終身追責制度等,這些在管理體制方面的創新尤其具有國際借鑒意義。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環境保護壓力仍然很大。今年中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像與貧困作斗爭那樣,堅決向污染宣戰。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表示,中國將從三方面開展具體行動:“這‘三大戰役’分別是: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要按照‘三嚴’的思路和要求,即‘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和要求,用鐵規、鐵腕來強化污染治理,努力改善大氣、水和土壤的環境質量。”
除了政策措施到位外,中國執政黨還狠抓落實。一場場環保問責風暴在各地掀起。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對16個省份的6000余人問責。一些地方領導干部開始真正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與擔當。不能用破壞性方式搞發展,逐漸成為共識。
新疆庫爾勒,共享單車成為人們的出行選擇
而在民間,從繁華大都市北京、上海,到邊塞小城新疆庫爾勒、沿海宜居城市山東威海;從黃河邊上的小城陜西韓城,到長江上游的小城重慶巫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騎自行車綠色出行,并在生活中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今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考察時表示,要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習近平說:“生態文明建設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的‘五位一體’(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的重要一項,是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老百姓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包括生態環境,現在我們建設方方面面都要體現這個理念。我今天就是來看看這里的實踐效果,大家滿意是一個標志。祝你們幸福地生活。”
重慶街頭騎多座自行車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