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6709個、夜間限時停車泊位31431個;建成公園、微公園和游園246個,新增綠地面積2020萬平方米;全市民生支出614.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4.3%……

  8月26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聽取了市發改委關于鄭州市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這份成績單十分“亮眼”。

  01來看鄭州上半年總結

  “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459.6億元,下降0.2%,較一季度回升7.5個百分點,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4、0.1個百分點。”市發改委主任楊東方在報告中說,上半年,全市經濟回穩向好發展態勢持續鞏固拓展。

  全市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6709個夜間限時停車泊位31431個

  今年上半年,我市出臺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政策,累計發放消費券2.15億元,有效刺激了消費潛力釋放。創新開展“三送一強”,截至目前,市、縣兩級累計幫扶企業31.6萬家,幫助企業解決用工274萬人,減免稅費136.25億元;設立100億元財政存款引導資金、15億元應急周轉資金,幫助企業貸款5423億元,貸款貼息30.6億元。上半年,為全市工商業企業減免電費2.43億元、燃氣費8000萬元,市管企業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1600余萬元。

  城市環境持續改善,軌道交通三期規劃7個項目可研報告已全部獲省發展改革委批復,開展軌道交通四期建設規劃前期研究工作。“兩縱兩橫+三環”快速路網系統全面建成,城市路網工程開工建設道路70條、建成通車55條。上半年,全市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6709個、夜間限時停車泊位31431個;新建改建供水管網129.2公里、燃氣管網49公里、供熱管網41.17公里,發展居民燃氣用戶5.38萬戶,新增集中供熱入網面積149萬平方米。 有序推進“三項工程、一項管理”,1833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開工率達到95.9%,已完工的655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36個城鄉結合部綜合改造進展順利,32個核心板塊開發建設全面啟動。同時實施全域綠化主體工程,累計完成各類造林綠化面積18.7萬畝,建成公園、微公園和游園246個、正在施工102個,開工建設森林、濕地公園11個,新增綠地面積2020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啟動“三大生態保護”工程集中整治沿黃環保問題

  上半年,我市區域發展新格局加快構建,輻射能力不斷提升。黃河戰略穩步啟動,編制核心示范區總體規劃、2020年工作要點和起步區建設總體方案,以及防洪工程與水資源、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文化博物旅游等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專項方案。啟動了邙嶺森林生態、低灘濕地生態、中高灘休閑生態“三大生態保護”工程,開展沿黃環保問題專項整治,集中整治六大類1822個問題。積極謀劃世界級沿黃文化遺產帶和鄭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帶建設,鄭汴洛軌道快線、黃河灘地公園、黃河頌文化演藝綜合體等重大項目規劃取得階段成果,部分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張亦馳 攝影

  改革開放更加深入,發展動能加速蓄積。“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網上可辦事項比例達到100%,252個“一件事”實現“一網通辦”。獲批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成為中東部地區唯一獲批建設的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上半年開行439班(去程285班、回程154班),貨值17.7億美元、貨重27.7萬噸,分別增長6.3%、17.5%。跨境電商交易額完成65.4億美元,增長12.6%,入選全國10個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城市。

  棚戶區住房改造基本建成51215套公租房實物分配4129套

  今年以來,我市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楊東方在報告中說道,全市脫貧成果更加鞏固,謀劃產業扶貧項目126個,總投資23895.7萬元,截至5月底已開工項目114個,竣工項目14個;166個帶貧合作社已全部復工,實現務工就業39931人;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消費扶貧銷售貧困鄉村農產品6000多噸。

  居民就業穩定增長,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6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6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62.1%、93.1%,進度快于全省6、4.3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1.43%。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全市民生支出614.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4.3%。全年計劃新增公辦幼兒園100所,市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30所、往年建設中小學投入使用20所,目前已新建成公辦幼兒園70所,已投用16所;中小學新(改擴)建項目已開工19所,擬投用項目已投用2所;普通高中外遷項目進展順利,鄭開學校新校區今年秋季開始招生。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32.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37.13萬人,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99.86%、94.85%。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實現“雙過半”,棚戶區住房改造基本建成51215套,公租房實物分配4129套,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80.73%、58.99%。共發放城鄉低保資金1.76億元,惠及5.41萬人。為6.89萬名低保對象、特困對象、低收入對象每人發放紅利性消費券500元。從7月1日起,全市城鄉低保標準統一調整提高為每人每月730元。

  02來看鄭州下半年安排

  下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有哪些?報告提到,我市將緊緊圍繞“控、保、穩、進、抬、扛”六字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推動5G基站和規模組網建設年內實現縣城和市區全覆蓋

  我市要全力做好穩企業保就業,打好社會保險費“免、減、緩、返、補”政策組合拳,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全力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計劃,拓寬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渠道,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等途徑,加大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力度,統籌做好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

  加強項目謀劃建設,深化與國內外500強企業合作,謀劃引進一批產業層級高、集聚能力強、帶動效益大的高質量項目。聚焦重點領域,加快項目投資進度,統籌推進912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投資。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等164個新基建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年度完成投資265億元。推動5G基站和規模組網建設,年內實現縣城和市區全覆蓋。全力推進“城市大腦”建設,確保“城市大腦”一期建成投用。

  高質量編制完成“十四五”規劃綱要

  如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按照報告,我市將扎實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組織完成“十四五”重大問題研究,研究制定“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高質量編制完成“十四五”規劃綱要。

  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高標準完成核心示范區總體發展規劃和起步區建設總體方案編制,著力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范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和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重點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滎陽故城文旅融合項目、黃河中下游分界標志工程、大河文化綠道(桃花峪至河洛文化段)等項目建設,加快桃花峪水庫、花園口引黃干渠改造提升等工程前期工作。

  推行名校托管弱校基本消除大班額

  圍繞保障改善民生,我市將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完善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打造專業化公共衛生隊伍。完善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以建設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為引領,推進四級醫療中心建設。加強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強化基層衛生防疫、健康服務職能,守護好人民群眾健康。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快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試點建設,增加鄉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年底實現中小學校午餐和課后延時服務兩個全覆蓋。推行名校托管弱校,基本消除大班額。加快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等4個遷建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年底前開工。 加強基本民生保障,把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擴大至所有參保失業人員,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城鄉困難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及時救助因病因災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加強糧油菜肉蛋奶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調度,保持糧食安全和物價基本穩定。實施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