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鄭州市環保局樓頂的灰霾觀測站,工作人員正在記錄檢測到的環境數據。(記者 聶冬晗 攝)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7月11日,漯河市郾城區龍城鎮回馬村,村容整潔,環境宜人。村民周金華說:“現在有污染的廠都治好了,也沒臭味了,村里環境好多了,路邊垃圾收拾得可干凈了!
就在3個月前,回馬村還是個“散亂污”集聚地。該村分布著電鍍制品、血粉加工、塑料粉碎、飲料生產、油脂加工等十多家小作坊,曾經污染嚴重,惡臭撲鼻,村里的群眾苦不堪言。由于種種原因,污染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
接到群眾舉報后,當地政府痛下決心,通過暗訪取得充分證據,今年3月29日凌晨,當地百名公安干警和60多名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突擊對回馬村開展聯合執法,現場查封2家違法生產的電鍍作坊、油脂加工企業,拘留了相關責任人員,取締了11家“散亂污”企業,責令1家食品企業停產整改,當場搗毀1家生產假飲料作坊,一舉鏟除了困擾群眾多年的頑疾。
當日天亮時,看到污染嚴重的企業貼上了封條,村民們奔走相告:這些“黑廠”終于關停了,再也不會聞到那些惡臭味了。
正是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全省各地治理污染頑疾,群眾切身感受到身邊的環境從臟亂差到鳥語花香的全面改善。
今年以來,我省持續加大力度,嚴厲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還百姓優良環境。截至6月30日,全省環保系統行政處罰共立案4583起,已下達處罰決定4228起,罰款金額17532.42萬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171.65%、166.19%和121.66%。
體制機制有何改善?力求打通防治全程鏈條
“過去新鄉只有4個國控站點,大量安裝微型站增加至265個監測點后,管控方式也與時俱進。”新鄉市環保監測站總工程師周速說,現在通過完善在線監控與人工督查相結合的管控方式,就能較為準確判斷污染源在哪兒,哪片區域會受到影響。
這種精準管控方式正在全省各地的大氣污染防治中實踐。持續強化源頭和過程防控,聚焦重點環節,力求打通環境保護的全程鏈條,一系列防治手段、機制逐步完善,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向精準治污、科學治污的道路邁進。
今年3月我省還正式實施了《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明確政府各部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形成多項易于操作的制度規范,加大環境違法處罰力度,將大氣污染防治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防治工作都干了啥?開展七大重點領域專項治理
今年上半年,我省細化防治措施,開展了揚塵污染專項整治、工業企業提標治理、集中供暖供熱治理、機動車污染治理、重型運輸車輛專項整治行動、秸稈禁燒、餐飲油煙治理等七個重點領域治理。
0.7秒!自動識別并快速檢測,車牌號和尾氣檢測信息一覽無遺——這種特殊的“電子眼”,作為固定遙感檢測設備,今年在全省城市道路上安裝使用。今年以來,不少“黑科技”在污染防治中得以大范圍應用。全省6300多個工地安裝了聯網的監控設備,1.1萬多輛渣土車實現自動密閉改造并聯網運行,新增新能源公交車、環衛車1370輛,新建集中式充換電站125座、分散式充電樁1573個。
一大批治理工程穩步推進,全省完成482個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完成192.24公里新建改造熱力管網、140座新建改造熱力站,累計淘汰5.4萬多輛老舊車。
防治效果咋樣?指標出現“兩降一增一減”
正在進行的重型運輸車輛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固定遙感檢測設備與人工檢測結合方式,排查超標車輛。截至6月30日,全省累計檢查重型運輸車輛16萬多輛,發現處理問題7295個。
秸稈禁燒取得顯著成效,今年夏收期間,全省累計火點數為21個,與去年同期35個相比,減少40%。
今年我省還啟動了餐飲服務業油煙排放整治行動,餐飲油煙管理有了更為具體的法規和更加嚴格的標準,有望徹底解決群眾身邊的油煙污染問題。
上半年,我省大氣質量持續向好,指標出現了“兩降一增一減”——全省PM10平均濃度為1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PM2.5平均濃度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優良天數80天,同比增加2天;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氣平均14天,同比減少了5天。
藍天白云不斷增多,群眾的獲得感也越來越強。(記者 趙力文)
記者手記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我省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已持續兩年之久,舉措之多、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在治理實踐中,從源頭防治到全程管控,從“六控”到“三治本三治標”,我省在不同階段,開展了不同領域的專項整治,同時又堅持綜合治理,防治攻堅不斷向縱深發展。隨著大氣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同時也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不斷鞏固并持續取得成效,尚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只要不斷推動依法治污、科學治污、長效治污,圍繞重點環節、重點行業、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實施過硬治理措施,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綠色發展,形成廣泛共治的大格局,就一定能夠實現藍天常在,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