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金水區行政服務大廳內的“智匯鄭州”人才服務窗口,每天都有不少人前來咨詢。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4月14日~15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鄭州組團赴會。20余城“搶人大戰”,備受社會關注。
4月17日,記者從鄭州市有關方面獲悉,“智匯鄭州”人才政策于1月2日正式受理申報。截至4月16日,青年人才落戶12566人,接近2017年全年落戶總和。
值得關注的是,2001年7月至2009年底,鄭州市開啟了“引博從政”工程,面向國內外引進了182位博士,目前已有18位走上了廳級以上領導崗位。
數據
截至4月16日,青年人才落戶12566人,接近2017年全年落戶總和
凡2017年1月1日以后畢業,在鄭州市域內落戶并符合“智匯鄭州”人才政策規定條件的青年人才,均可按照落戶鄭州-參保滿3個月-申領生活補貼-購房-申領首次購房補貼的流程申領補貼
據鄭州市有關部門介紹,“智匯鄭州”人才政策1月2日正式受理申報。政策實行“同城同待遇”,凡2017年1月1日以后畢業,在鄭州市域內落戶并符合“智匯鄭州”人才政策規定條件的青年人才,均可按照落戶鄭州-參保滿3個月-申領生活補貼-購房-申領首次購房補貼的流程申領補貼。截至4月16日,青年人才落戶12566人,接近2017年全年落戶總和。
據介紹,經過審核、公示等環節,現已發放青年人才生活補貼三批2962人次,累計發放補貼資金444.45萬元。
“智匯鄭州”人才政策如何落實?據悉,鄭州將政策落實作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首仗”來打。
“一方面,規范政策答疑。共開設服務熱線52條,接受政策咨詢。根據受理咨詢情況,梳理總結人才關注度高的重點熱點問題,統一制定解答方案,在網上統一公布,便于查詢;對個性問題,集體研究討論,確保咨詢解答準確規范。”鄭州市有關部門知情人介紹,另一方面,簡化辦事流程。站在人才角度換位思考,按照“時間最短、流程最簡、要件最少”原則,制定18項工作流程和服務指南,明確辦理資格條件、所需材料、辦理地點和辦結時限等,向社會廣泛公示。
在鄭州,還專門設立人才專窗。按照“單一窗口受理,只跑一趟,限時辦結”要求,在全市共設置99個人才服務窗口,開展一站式服務,實行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青年人才生活補貼可在任何一個縣(市)區以及市人社局的窗口申報。
鄭州還搭建了信息化申報平臺。設計申報平臺系統,實現戶籍、學歷、社保、工商等數據自動對接比對,3分鐘基本辦理完成。開通網上申報系統,可以通過支付寶、微信“城市服務”“智匯鄭州”欄目,自主上傳相關資料,實現“數據多跑路,人才少跑腿”的“不見面服務”。
目標
到2035年鄭州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達到33%,趕超目前上海的水平
2001年7月至2009年底,鄭州市開啟了“引博從政”工程,面向國內外引進了182位博士,目前已有18位走上了廳級以上領導崗位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劉社說,人口是一個城市的活力體現,是最大的財富。長遠來看,“搶人”有利于拉動一個城市內需,提升城市活力、建設力和經濟實力。
“QQ大數據發布《2017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平均年輕指數為78,鄭州以82的年輕指數拿下北方城市和二線城市雙榜單第一名。”劉社說,《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顯示,預計在2035年,鄭州GDP總量達到3萬億元、人均GDP達到22萬元,人口規模達到1350萬人左右。到2035年,鄭州城鎮人口比例將達到90%,城鎮人口比2016年增加約550萬。
這意味著,鄭州勞動力數量與質量要同時提升。
“以水定人,根據鄭州現有條件下水資源承載力測算,綜合考慮區域水資源調配各種方案,鄭州市域能夠承載約1600萬人。”鄭州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說。換言之,短期內,鄭州人口規模擴張將繼續支撐城市發展,但在2035年前鄭州需通過科技創新提高人均GDP,保持人口可持續增長。
時間倒轉到2001年。2001年7月至2009年底,鄭州市開啟了“引博從政”工程,面向國內外引進了182位博士,目前已有18位走上了廳級以上領導崗位。相信今后會有更多類似的人才在鄭州這個舞臺上實現人生夢想。
行動綱要明確,鄭州將主動調控人口年齡結構,以充足的就業崗位吸引年輕人口,保證到2035年勞動力人口比例不低于70%。為年輕人口提供租賃公寓、小戶型住房等多樣居住選擇,營造友好包容的社區環境。順應人口老齡化,提高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比例。
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到2035年,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達到33%,趕超目前上海的水平。以友好的就業和創業政策引進高層次人才,同時留住本地高校畢業生。設置職業技能培訓和在職教育項目,提高勞動生產率,適應產業結構轉型。
創新
推出“智匯鄭州”APP人才服務平臺
在全國率先推出“智匯鄭州”APP服務平臺,籌建人才服務綜合指揮中心,實現人才服務線上對接、服務進度實時跟蹤
2018年是實施“智匯鄭州”人才政策加速釋放人才“紅利”的關鍵一年。
全市人才工作的重點任務是,瞄準中部領先、全國一流,在“強化一個引領、完善兩個體系、推進三個創新”上做足文章。
“完善兩個體系”是什么?據鄭州市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一方面完善引進培育體系,一手抓‘智匯鄭州’7項人才計劃,‘高精尖缺’引進人才;一手抓本土人才資源管理,內外培養盤活存量。另一方面完善服務保障體系,一手抓綠色服務通道,建立人才個性化、人本化服務模式,全方位滿足人才需求;一手抓信息化云平臺,在全國率先推出‘智匯鄭州’APP服務平臺,籌建人才服務綜合指揮中心,實現人才服務線上對接、服務進度實時跟蹤。”
推進三個創新,首先是鄭州將創新“三區一領域”人才發展體制——在航空港區加大引智試驗區政策探索,在高新區推進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在鄭東新區智慧島實施更加開放、精準的人才引進支持政策,在醫療衛生領域完善政策激勵和管理機制。
“其次,創新市場化人才管理機制。依托鄭州人才發展促進會,承接政府轉移的人才培養、服務等職能;依托鄭州人才特使、人才中介機構、海外工作站等,暢通高層次人才來鄭創新創業渠道。”
最后,鄭州創新人才作用發揮機制。“探索構建各類人才評價體系、人才發展監測評價體系,充分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中的主導作用,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記者 王磊 文 白周峰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