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3日消息(記者姜文婧 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由湖南省政府、工信部主辦的“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11月3日在湖南長沙開幕。大會以“計算產業新動能”為主題,17位中外院士、600多位產業界代表參會,計算機產業生態建設是各方關注和討論的重點。
在本屆大會上,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研究所發布的《先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先進計算直接產業規模將達到8.1萬億元,輻射帶動規模將超過8.5萬億元,“十四五”預期年均增速在13%以上。而在“十三五”時期,我國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推動中國先進計算產業轉型升級,計算產業發展已經邁上一個新的大臺階,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在大會開幕式上強調,接下來,要激活企業創新力、完善產業生態、強化對外開放合作,著力打造新發展格局。
王志軍表示:“完善產業新業態,瞄準車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需求,落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戰略部署,加快數據中心、城市大腦等先進計算基礎設施和系統部署,大力拓展各類應用,不斷優化計算系統加應用加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
從各地來看,計算機產業生態建設也正在加快發展,操作系統、工業軟件、芯片等正迎來自主研發制造熱潮。以大會舉辦地湖南為例,湖南省工信廳副廳長彭濤介紹,湖南省在全國范圍內,較早提出了以產業鏈思維發展產業,將計算機產業列入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我們全省的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突破2920億元,連續5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在今年疫情沖擊的情況下,我們1—8月份依然保持了12.7%的增速,應該是非常強勁的增速!
當前,計算產業發展加速變革,前沿創新技術不斷涌現,各維度新特征變化顯著,世界各國競相搶占先進計算基礎研究、應用發展制高點。未來,我國計算技術以及相關產業如何繼續走好自立自強之路?這也成為本次大會最受關注的熱點。一些專家學者、企業代表認為,雖然當前面臨諸多挑戰,但從發展空間潛力、發展決心、政策利好來說,我國計算機產業正迎來創新發展最好的歷史機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說:“希望一方面我們自己長項要加強,使得我們在整個產業鏈,更好和國際產業緊密地形成依存關系,互相依存。另外一方面我們明顯的一些短板也要去做。一個是芯片,我們重視體系的建設,通過軟件硬件系統地改進,很好地部署,也可以比較快地解決我們面臨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