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十二場精彩的分論壇,和一場引人注目的企業家大會,開始了第一天。參加企業家大會的企業家們來自世界五百強、“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以及中國的央企和民企。企業家是全球經濟活動、全球市場中最敏銳、最活躍、最有效、也是最務實的中堅力量。“一帶一路”所孕育的巨大商機,已經成為全球有抱負、有遠見、有實力的企業家、商業領袖們的重要議題,是全球企業未來發展的良機。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一個尖銳矛盾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差距。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技術鏈和價值鏈,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排擠到經濟全球化的主干道之外,造成各國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上嚴重的不平衡,貧富不均已經成為地區動蕩和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和具體進展,沿線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獲得明顯改善,工業化的步伐在加快,發展中國家參與并加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技術鏈和價值鏈的能力得到提升,各國人民有機會共享經濟全球化的紅利。這些成就,吸引著全球越來越多有遠見的政治家和企業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
由有關國家前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工商界領袖、相關領域知名學者等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士組成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給高峰論壇提供的報告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發掘世界經濟新增長點,一直是國際經濟合作的第一要務。危機后十多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依舊乏力和不均衡,保護主義和各種不確定性仍在影響增長前景;“一帶一路”致力于推動經濟要素高效流動,通過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市場融合,破除一些國家實現長期經濟增長面臨的基礎設施瓶頸,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咨委會認為,“一帶一路”是世界的機遇,將帶來廣泛收益,促進經濟增長和國際合作。
“一帶一路”六年來的成績,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贊許和認同。而許多發達國家正在通過各自行之有效的方式,主動積極地跨入參與到“一帶一路”中。意大利已經與中國簽訂了“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德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采取以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具體項目的建設和實施。德國學者建議,德國可以選擇三種方式參與“一帶一路”:第一種是參與融資,或在亞投行框架內,或像瑞士那樣有目的性地投資到那些有意義、清楚明朗、回報率高的行業;第二種涉及為部分項目或全套的基礎設施方案提供專家支持,特別是讓德國的中小企業,隨著“一帶一路”在亞洲和非洲找到新的市場;第三種可能的方式最宏偉也最具有挑戰性,就是通過歐元區直接與“一帶一路”對接,實現各國共同繁榮。(央廣評論員 楊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