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家境貧富之分在校園進行代際傳遞
2014-02-25 10: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誰也不能說,不出國、沒留在大城市的大學生就不會成功,就沒有光明的未來。無論是提升自我還是實現所謂的成功,都有多條路徑,從來都不是“華山一條道”。就像一些樂觀的“窮”學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常提到的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大一暑假,16歲的劉和去參加一個飯局,“我強迫自己在飯桌上變得老練一點,這樣別人才會相信你,才會把兼職的機會給你。”劉和是成都一所211高校的學生,那一年,她贏得了兼職的機會。
劉和很少想過頻頻參加這樣一些飯局意味著什么,她像往常一樣繼續著賺錢“養活自己”的日子。只是當她在周末和假期“抓緊掙錢”之時,班上家境富裕的同學則在寢室鼓搗代碼、創建小型網站,或去參加藝術團,“他們的生活豐富很多”。
與此同時,班級里那些所謂“有錢人家”的孩子也對劉和刮目相看。“像劉和這樣的同學,他們接觸社會早,成熟并且經驗豐富,將來不管是做企業還是從政,都非常適合,我們雖然現在過得開心,但將來就是干一個技術工種。”劉和告訴記者,雖然大家都不曾明說,但她很清楚同學們的想法。
不過,劉和并不喜歡這種“成熟”。讀研的時候,劉和的一位同學與同實驗室的一個男生關系處不好,于是劉和勸她,“你可以適當去迎合他一點,投其所好,不要有什么就說什么。”后來,她想了想,“我覺得自己過早成熟了,有了心機,說的好聽一些是更了解社會規則了”。
“還是不喜歡……因為,顯得沒那么青春。”她說。
社交網站的興起,進一步將大學分成不同的“圈子”
過去的10年,互聯網快速擴張,而社交網站的興起,不僅顛覆了此前學生之間面對面交流的校園生態,而且進一步將大學校園分成不同的“圈子”。
2007年,劉和大二,被稱作中國版Facebook的人人網興起,被認為是擴大個人社交網絡的革命性嘗試。劉和記得,當時班上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注冊了賬號。也就是在那段時間,劉和看到了那些有錢人家孩子的生活是如此的“瀟灑”,“他們經常發各種各樣的照片,化妝美照、主持經歷、旅游、聚餐,都很美”。
這些是她在現實生活中并不了解的,剛開始,她竊喜于能夠了解別人的生活,并告訴自己要“見賢思齊”。但漸漸地,她開始討厭這里,“差距太大,追起來很辛苦,還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到后來,她幾乎不怎么再登錄這個賬號了。
湖南大學的一名講師也有同感,她是2000年考進的大學。她告訴記者,“我們當時在網上真的在認真討論文學、思想,不像現在。”她說,“除了口水,還是口水。”網絡上聚集著的要么是“炫富帖”、“賣萌帖”,要么就是各式“憤怒的青年”。
“我是大三才有的電腦,有了之后就基本泡在網上。”劉和告訴記者,她的室友也一樣,“大家上完課回來,電腦一開,就各玩各的了。” 而她所在的班級,除了唯一的一次集體春游之外,“平時都是小圈子一塊玩兒”,甚至更多時候,是“各自為政”。
而10年前,也就是肖明剛讀大學的時候,網絡才開始流行。大一,每個班只有一兩個人有電腦,大二大三之后,有一半的人都有了。那時候,聊QQ是件很時髦的事,后來又流行博客。在肖明的印象中,網絡還只是他們大學生活的一小部分,主要還是面對面的交流,尤其是同班同學之間。相比于如今的班級活動難以開展,那時的集體活動幾乎是班里全體參加。
在現實生活中,鄭君并不愿和別人談論自己。他說:“不是每個人都對你的事情那么感興趣,所以我不大去跟別人交流自己的內心想法。”但是,和劉和不同的是,他喜歡在微博上“自我紓解”,他說,他期望“有心人”的關注。
然而,“有心人”總是很少,鄭君很多狀態的評論為零。“有點自娛自樂吧。”他說。
他的室友王躍則喜歡在微博上去“分享”,“每到一個新地方,我都會上傳一些照片”。 相比之下,王躍的這種“多姿多彩”似乎更能獲得關注。兩人的微博粉絲量分別是106和4400。“微博粉絲量代表的是你的影響力,現在不少有錢的父母都花錢給孩子買粉絲,這樣對以后的職業發展有幫助。”王躍說。
編輯:耿倩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