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7月30日消息(記者朱永 通訊員朱玉 倪達 褚浩霖 宋印官)7月30日,海南省18個市(縣)共40個小區與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同步簽訂《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移交協議》,標志著海南省存量住宅小區電力抄表到戶進入分步實施階段。

  據介紹,由于歷史原因,海南90%以上的住宅小區未抄表到戶,小區電價電費不透明、繳費不便利、供電可靠性差、安全隱患多、故障搶修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業主。

  今年以來,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及住宅小區用電抄表到戶工作。海南電網公司主動承接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結合省住建廳發布的指導文件,按照“分類推進,先易后難”的原則,率先對2015年11月1日之后用電報裝且2020年5月19日前竣工驗收的存量住宅小區開展公共配電設施資產接收和抄表到戶改造。

  為加大小區抄表到戶改造工作推進力度,海南電網公司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印發了改造工作方案,細化分解改造工作14個關鍵節點,倒排工期有序推進。積極與全省18個市、縣政府及住建部門溝通對接,6月底前就已聯合召開了住宅小區抄表到戶改造動員會。同時組織工作人員和設計單位逐戶開展改造小區走訪宣傳,截至目前已完成2015年11月以后既有小區的現場勘查和可研設計。根據省住建廳確認,本次計劃由海南電網公司實施抄表到戶改造的小區共有740個,涉及戶數約為63萬戶,計劃于2021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造工作。

  “由于海南住宅小區入住率低,‘候鳥’特點明顯,且大部分小區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在組織小區業主就資產移交事宜進行表決時存在較大困難。”海南電網公司“抄表辦”專項工作組相關負責人倪達介紹,由于部分業主對政策不理解,配合度較低。“我們通過與住建部門、街道辦聯合上門向小區業主宣傳講解政策背景,以電話、短信等方式聯系不在當地的業主進行表決,最終確保移交協議順利簽訂。”

  據介紹,此次參與簽約的40個小區中,主要是海口5個,三亞3個,其他16市縣各2個。小區移交的設備范圍主要是從上級公網電源接入點至小區終端用戶計量裝置之間的公用供配電設施,不包含小區內的專用變壓器、自備發電機等應急電源設備。

  完成資產移交工作后,海南電網公司將按照“產權清晰一個、移交簽約一個、接收改造一個”的原則,安排后續進場施工改造計劃,確保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簽約小區的改造任務,改造完成后由電網公司實施電力抄表到戶和配電設備運維管理。

  據悉,7月15日,海南融創觀瀾湖公園壹號樓盤三期項目工程通電,該小區也是海南省抄表到戶新規實施后第一個完成電力抄表到戶改造并正式用電的在建小區。目前,該公司按照省政府“遏制增量、分批減少存量”的總體思路,在確保新建、在建小區抄表到戶一步到位的情況下,先行解決2015年11月以后既有存量小區,真正打通供電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