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4月21日消息(記者朱永 通訊員程明明 黃日新)近日,記者從海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國家視頻驗收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海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國家任務)已圓滿完成,并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據悉,本次普查結果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對比,工業源增長140%、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增長164%、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增幅達17倍。

  海南省于2017年6月成立了海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省生態環境廳、省統計局、省農業農村廳等16個部門通力合作,通過前期準備、入戶清查、全面普查、數據審核、質量核查、匯總上報等階段工作,進一步摸清了全省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情況,并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數據庫。

  據介紹,海南省在普查工作中形成了諸多特色亮點。其中,針對本省行業特點相應增加了檳榔、橡膠初加工企業、工業園區、港口(碼頭)、水產養殖企業等省級普查任務,加碼任務量達11205條,與海南省國家任務數量比重相當。

  實行普查工作全過程信息化管理,是海南污染源普查的又一大亮點。據此,海南省自主開發海南省污染源普查清查管理系統和數據質量審核軟件,在保證普查質量的同時大幅提升普查效率。

  目前,部分普查成果已及時應用到海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三線一單”編制、入(河)海排污口整治、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水環境及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固定源排污許可證發放等工作,將為本省加強污染源監管、改善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等方面提供決策依據,助力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據了解,按照國家普查辦統一部署,海南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將于今年內擇期向公眾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