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執法改革以來,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堅決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擊非法行醫行為,開展了打擊黑醫美、黑診所、非法醫療轉運、醫托等專項整治行動,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加大線索摸排,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化執法聯動、加強行刑銜接,依法查辦了一批非法行醫案件,有力懲治了違法活動。
工作人員在開展檢查工作
為發揮以案釋法警示教育作用,選取2024年6月以來部分典型案例分批次予以通報。
案例一 生活美容機構無證開展醫療美容活動
天涯區某定制美膚館負責人王某某在機構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診所備案憑證》前提下,為消費者注射肉毒素,導致受害人王某某肉毒素中毒轉入市人民醫院入院治療。該生活美容機構及負責人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行為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涉嫌“非法行醫罪”,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依法移送三亞市公安局查處。
小提示:注射肉毒素美容屬于醫療美容項目。消費者在注射肉毒素進行美容時要向美容機構索取醫療機構許可證和醫師執照等資質進行確認。為健康安全起見,建議消費者選擇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進行醫學美容。
案例二 個體診所超范圍行醫
崖州區某外科診所接診內科患者,違法所得230元。該診所注冊科目為外科,其接診醫師執業注冊科目為外科,涉嫌違法使用外科執業醫師從事內科執業活動。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給予沒收違法所得230元,并處以人民幣1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小提示:個體診所注冊醫師在日常執業活動中,出于利益等目的,跨專業、超范圍執業為患者開展診療活動,在衛生監督執法過程中屬于常見違法行為。患者在就醫時也應注意,選擇相應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
案例三 醫療美容機構使用未注冊醫師開展醫療美容診療執業活動
吉陽區某醫療美容門診部使用未注冊或備案的醫師開展醫療美容診療執業活動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處以2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同時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
小提示:本案例的違法主體是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醫療機構不得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該醫療美容門診部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行為,既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也侵犯了消費者的健康權益。建議醫美消費者進行醫美消費時,除了確認醫美機構的資質,更要主動索取為自己實施醫美手術的醫護人員的資質,合理合法保護自身健康權益。
案例四 超范圍執業,內科醫師接診兒科患者
崖州區某診所違法使用內科執業醫師劉某某從事兒科執業活動,違法所得108元,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08元,并處以人民幣1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小提示:在社區、村及城鄉結合部等區域,患兒家長為圖方便,在孩子不舒服時往往選擇前往就近的個體診所為孩子診治,對診所的診療科目往往不太關注。兒童患者區別于成人患者,患兒家長在就診時應注意甄別,選擇專業的兒童專科醫療機構或兒科專業醫生問診,避免給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