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衛星云圖、測量風速、制作氣象模型……3月19日,在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實驗小學60多名學生走進望都縣氣象局,開展了一場充滿趣味與知識的校外實踐活動,“零距離”去感受萬千氣象。
學生聆聽氣象科普知識講座(孫威 攝)
“百葉箱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內部的溫度和濕度測量儀器,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在氣象觀測場,氣象局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師生們講解各類氣象儀器的功能與作用。學生們圍在百葉箱、雨量筒等設備旁,通過觀察傳感器的翻轉、風速計的旋轉,直觀了解溫度、降水等數據的采集過程。
學生參觀氣象觀測儀器(孫威 攝)
“以前總感覺氣象很神秘,今天親自觀察專業的氣象設備,感覺非常震撼。我以后也想成為氣象專家,去探索氣象的奧秘。”學生林詩涵興奮地說。
在綜合業務室,工作人員通過展示“天氣與氣候”的圖文講解氣候知識,詳細解讀測量數據的相關含義,并利用電子顯示屏展示了望都縣近十年氣候數據分析圖,結合本地案例,普及暴雨、雷電等災害性天氣的防御要點等科普知識,指導學生們學習在暴雨、雷電天氣進行緊急避險的方法。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學生們還觀測了衛星云圖、雷達圖、智能預報平臺,親手制作了氣象模型,查閱了立體趣味科普書籍,“零距離”感受到了氣象科技的發展,同時進一步豐富了氣象科普知識,激發了熱愛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氣象模型(栗志安 攝)
望都縣氣象局副局長朱琳表示,該縣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氣象科普活動,進一步推動氣象知識普及常態化,助力青少年提升科學素養和防災能力,攜手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楊鋒 栗志安)
編輯:姜麗麗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