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依托其互聯網產品、平臺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可加快公益效率,放大公益效應,已是業內共識。2015年的“99公益日”,開啟了我國公益互聯網模式的元年。2016年2月,今日頭條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啟動了全國公益尋人項目。近幾年互聯網企業不僅參與到公益募捐、打擊網絡犯罪、綠色建筑等具體行動中,還深入滲透扶貧、低碳、生態保護等多個領域。
“中華白海豚在中國僅存約2000只,生活在珠江入海口;黑臉琵鷺是深圳市鳥,種群數量也極為稀少;它們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這些海豚暢游嬉戲,鳥兒盤旋俯仰的畫面,將在騰訊增強現實(AR)技術的助力下,出現在城市具有代表性建筑和雕塑上,使其形成一座座“數字地標”。“數字地標”項目用“數字科技+藝術展現”的方式,喚起公眾保護海洋、愛護瀕危動物的意識。
這是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以下簡稱“WWF”)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圍繞“以數字科技賦能生態保護”展開合作的三個項目之一。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舉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聚全局之能。《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到,全球最大的環保組織“WWF”與騰訊開展合作,將優勢互補進一步擔負起數字科技助力生態保護的探路者角色。此次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起點,探索以數字科技引領建設“美麗灣區”,并進一步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據悉,此次一系列基于數字科技的生態保護項目,初期將在“喚起公眾生態保護意識、培訓生態保護從業者、打擊網絡非法野生物貿易”三個方向上先行先試,具體落地為數字地標、數字課堂和數字營救三個項目。
“數字課堂”項目是通過提供線上教育培訓,提升國家公園生態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中國最大的職業教育在線平臺——騰訊課堂將引入WWF優質豐富的內容資源和智庫資源,為生態護林員等從業者提供線上培訓課程,支持他們提升專業化程度。
“數字營救”項目則是打擊網絡非法野生物貿易,并以大數據驅動物種研究與保護。通過在微信和QQ兩大平臺中設置專門舉報通道,發動億萬網民用戶共同打擊網絡空間中隱蔽的網絡非法野生物貿易。
此外,雙方還將把數字科技應用于物種多樣性研究,從過去靠望遠鏡、紙、筆的監測記錄,升級為規范的數據化采集,通過騰訊平臺統一管理分析物種數據,制定合理的保護計劃。
記者 權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