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留守兒童,社會總是用城市思維去看待這些孩子。一些人看到了孩子生活條件不好,就給他們資助點錢再送個書包,卻忽略了這些孩子內心精神層面的訴求。
吃飽和穿暖,已經不是留守兒童最大的需求,他們的父母也能提供基本的物質供給。可是,這些孩子生活的軟環境卻不容樂觀,面對的是衰敗的農村,人們越來越現實,村民不再是古道熱腸,農村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無形之中影響到孩子的內心深處。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留守兒童其實是社會壓力的最后承擔者。父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在外維持生計壓力很大。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父母態度不好,表面上是他們教育方式不當,實際上是把氣撒在孩子身上。爺爺奶奶既要種地又要帶孩子,生活的操勞免不了讓孩子成為他們的抱怨對象。甚至在學校中,鄉村老師的待遇和工作環境不佳,難以對孩子教育保持著耐心。
留守兒童問題的背后,實際上也是扶貧問題。國家提出在全面實現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留守兒童缺少親情、缺少照料,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是“絕對貧困人口”。可是,各地的精準扶貧中,無論是扶貧還是扶智,都還沒有把留守兒童問題當作一個突出的關注點。扶貧的考核還是單一的“GDP主義”——只衡量收入的增長,而沒有關注農民及其子女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因此,精準扶貧路上不妨要帶上留守兒童,以切實解決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在集中連片貧困區,很多外出務工人員都沒有能力把孩子帶在身邊。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上,不妨依靠駐村干部、志愿者和社會組織的力量,在當地建立留守兒童中心,專注留守兒童事務,提高這些孩子的福利水平。
當然,還要解決好兩個問題:經濟上,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解決了本地的貧困問題也就不存在留守兒童問題。社會上,在城市化進程中,要讓城市更包容,慢慢地接納外來務工人員和他們的家庭,讓他們安居樂業,不再拋家舍子來城市務工,留守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從制度設計層面而言,留守兒童福利應納入扶貧考核體系和城市化進程體系,這在當下看來或許是較高的“扶貧標準”,但卻是怎么也繞不開的扶貧之路上必須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