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普通的紅紙
在佛山剪紙藝人的刻刀之下,
幾經鏨刻,傾刻間
就變成一張玲瓏剔透的佛山剪紙
每逢佳節喜慶
人們都可以在門窗、燈飾上看到剪紙的身影
然而,它的作用又不僅僅止于此
在2003年
佛山當時唯一的五星級酒店——佛山賓館
運用佛山剪紙壁畫
《佛山秋色盛會》作為大堂裝飾
將傳統剪紙藝術與現代大型建筑相結合
這一幅充滿佛山民俗特色的巨幅剪紙正是出自佛山剪紙大師——陳永才之手。
陳永才自19歲起,就跟隨當時佛山唯一健在的剪紙大師梁朗生師傅,學習剪紙技藝,一做就是57年。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陳永才與佛山剪紙的故事。
用刀刻出來的佛山剪紙
佛山剪紙早在宋、元之間,已成為商品生產。據地方志記載,清代中后期,佛山已有200多家剪紙作坊,在現今佛山市福祿路上形成剪紙一條街,產品銷往省內、中南和西南各省,以及東南亞各國。
隨
著需求量增大,佛山剪紙改用小刻刀刻,以適應大批量生產的需要。同時,刻刀刻紙也改進了剪紙的工藝,使佛山剪紙線條流暢、玲瓏。
北方剪紙一般用剪刀率性地在三張到五張紙上剪出,粗獷、豪氣、淳樸。我們南方剪紙用特制的刻刀來制作,線條比較幼細,玲瓏剔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制作一把鋒利的刻刀是佛山剪紙的入門功夫,陳永才至今還記得,師傅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刻刀必須是制作的剪紙藝人自己親手制造,這把刀要整得薄整得靚整得鋒利,藝人刻的技術就高,刻的質量就好
陳永才在繼承佛山剪紙傳統技藝的同時,還學習西方美術的構圖、顏色搭配的技法,使剪紙看起來更加靈動。
我們學了色彩的基礎,經過訓練,就可以在創作上,在寫色剪紙和襯色剪紙上更加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造性。
開創佛山剪紙與現代建筑相結合的先河
1984年,當時國內中外合資最大型的酒店——廣州花園酒店,以巨型佛山剪紙壁畫《紅樓夢》作為,開創了將剪紙藝術與現代大型建筑相結合的歷史先河。
2003年,陳永才以《佛山秋色盛會》為主題,為佛山的五星級酒店——佛山賓館,創作一幅長21米、寬4米的大型剪紙壁畫。這幅由花崗巖貼金箔制作而成的大型剪紙壁畫,成為佛山深厚傳統文化展示的櫥窗。
佛山秋色巡游出場的時候有嚴格的出場的儀式,所以我當時收集了很多關于佛山秋色巡游的資料,還到東華里、祖廟等地寫生,感受一下佛山的傳統古跡。
復活“絕跡的剪紙,路還能走更遠
銅鑿剪紙,是佛山剪紙中最具特色的一個品種,由于有金屬銅的光澤,銅鑿剪紙呈現出色彩強烈、珠光閃閃、金碧輝煌的效果。
銅鑿剪紙就將薄似紙的銅箔一疊疊起來,再用鑿的珠刀,一點一點地將剪紙的圖案鑿出來,鑿完珠點以后,再根據圖案不同的形象填上不同的色彩。
隨著佛山自產的青銅礦產資源耗盡,薄如蟬翼的青銅銅箔幾乎絕跡,銅鑿剪紙曾在佛山消失至少30年。
現在只能在市場上找可以替代的材料,將銅鑿剪紙傳承創新,一定要將佛山的銅鑿剪紙傳承下去。
陳永才和徒弟饒寶蓮利用新的銅箔材料,聯手創作《佛山新八景》剪紙,向世人重現了佛山銅鑿剪紙的風采。
“現在,我還在進行各種創新、試探、嘗試,樣樣都嘗試一下。我們的材料找回來后,可以適當進行技術處理,或者在用顏料上加以改造,所以還有很多發展和創新空間。”
佛山剪紙
線條細膩、玲瓏剔透
圖案豐富、造型多彩
無論是大型的藝術建筑設計
還是小型的家居裝飾
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但是,
你知道它們的制作過程嗎?
點擊觀看視頻
了解佛山剪紙的發展過程!
點擊觀看:《聽佛山·文化匠心》之佛山剪紙
記者手記—吳穎儀
佛山的剪紙工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它有別于全國其他地方僅把剪紙作為女紅之巧的民間技藝,而是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很早就成為商品推向市場。
建國以后,佛山剪紙曾一度陷入低迷,整個佛山只剩下唯一一位剪紙藝人:梁朗生。在政府的幫助扶持下,佛山成立了民間藝術研究社,招收了一批青年學員學習佛山剪紙,陳永才師傅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能很多人看來,陳師傅最幸運的是:可以將一生最大的興趣愛好當做一份工作,并且發展成為終身事業。但實際上,愛好并不足以支撐一個人去抵抗剪紙創作過程中的寂寞、枯燥。在陳師傅的身上,我看到了一股堅定信念,他說:“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放棄,一生一世都要從事這個行業。”這種“從一而終”的信念,現在還有多少年輕人能夠做得到呢?
其實,我們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它所希望的不單單是年輕人感興趣,更希望是愛好這些技藝的年輕人,能夠沉下心,繼承創新,將它們發展成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5月18日起,
佛山電臺2017年大型融媒傳播項目
“聲音紀錄片”《聽佛山》
正式推出
每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樣本
都將利用全媒體手段
以“聲音”和“視覺”為形式
展現佛山獨特的文化魅力
《聽佛山·文化匠心》
第四集
《佛山剪紙:用刀刻出來的佛山剪紙》
廣播電臺收聽:
佛山電臺FM94.6
網絡收聽:
央廣網、中央廣播電臺微博、微信
佛山電臺官網、佛山電臺微博、微信
手機客戶端:
中國廣播APP、花生FM
總策劃:李先貴
總監制:梁敏
監制:劉新存、葉琳
編導:吳穎儀、馮家殷、伍時杰、鄧之欣
本集編導:吳穎儀
解說:霍立韻
音效合成:朱達峰
視頻制作:力索文化傳播
新媒體制作:林曉華、張云霞
指導單位:佛山市委宣傳部
特別鳴謝:佛山市文廣新局
《聽佛山·文化匠心》聯合出品
佛山電臺
央廣網
佛山力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