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知交會成功促成知識產權意向交易128.5億元。(央廣網發)

  

  央廣網廣州11月21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19日下午,2020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為“2020知交會”)圓滿收官,記者從大會組委會獲悉,本屆知交會成功促成知識產權意向交易128.5億元,實現專利和商標交易金額共計17.23億元,地理標志產品達成交易11.1億元,版權達成交易金額1.44億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際市場仍未全面開放的情況下,相關數據均比2019知交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充分體現了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以創新成果交易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產權交易比傳統產業經濟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據了解,本屆知交會在參展規模及國際化程度、交易規模等方面,刷新了紀錄。線上參展機構達2469家,是上一屆線下知交會參展機構規模的8倍多,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有來自35個國家的國外展商134家,港澳臺展商41家。展示知識產權展品1.7萬件,其中專利4949件、商標5727件、地理標志產品334個、版權510件。展示知識產權產品5486件,涉及專利1.25萬件、商標24313件、版權11036件。

  本屆知交會實現知識產權交易18.67億元,其中專利和商標交易金額共計17.23億元,比去年增長15.97%,版權達成交易金額1.44億元,涉及版權2323件。地理標志產品達成交易金額11.1億元,比去年增長23.20%,涉及地理標志產品90件。知識產權拍賣成交金額達2970萬元,比去年增長17.39%,其中,專利拍賣成交9項,金額 1610萬元;商標成交17項,金額1360萬元。拍賣項目成交率達100%,專利拍賣溢價率最高達30%,商標拍賣溢價率最高達35%。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3.3億元。

  本屆知交會還促成大批重要知識產權項目落地。在11月13日的開幕式上,《知識產權保險合作協議》《共建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戰略合作協議》《知識產權金融產品創新合作協議》《共建國際知識產權交易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地理標志產品東西部扶貧協作采購協議》等多個重大知識產權合作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促成意向交易金額128.5億元,比去年增長26.64%。

  本屆知交會成功舉辦首屆知識產權灣區論壇,打造聚焦國際知識產權智慧支撐大灣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新名片”。灣區論壇共設置了10大論壇,分別為關注宏觀層面的知識產權城市論壇——知識產權運營與高質量發展論壇、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高峰論壇,關注細分領域的知識產權金融創新論壇、專利信息情報支撐高質量創新發展論壇、品牌培育與發展論壇、地理標志貿易高峰論壇、內容產業與版權運營論壇,以及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新青年論壇、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多元保護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論壇。來自中國、美國、法國、新加坡、泰國等多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的超過70名重量級嘉賓與會,為知識產權貢獻頂級智力成果。其中最具人氣論壇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論壇,在線觀看達6.5萬人次。

  本屆知交會高度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多場景融合并舉助推鄉村振興和助力抗擊疫情,拓展強化知識產權服務經濟社會新功能。在地理標志產品展示交易方面,專門設置了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區,舉辦了“地理標志貿易高峰論壇”,啟動了首屆東西部地理標志產品采購峰會,舉行了地理標志產品采購簽約儀式,并組織全國和廣東兩場“地理標志直通灣區”系列推介會,使本屆知交會地理標志產品達成交易金額再創新高。在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本屆知交會將今年的年度特別展區主題設置為“新冠肺炎抗疫專題展區”,架設抗疫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的橋梁紐帶,專場活動特別安排了“抗疫者說”系列訪談,邀請相關嘉賓現身直播間,介紹抗疫政策、抗疫最新科研成果。

  大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知交會成功實現“全網全天候”的知識產權交易展覽網絡化、常規化,開啟大灣區“永不落幕的知交會”的新篇章。接下來,知交會平臺將轉入全年運營模式,面向全球創新主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高新技術園區等各類有知識產權運營需求機構開放注冊參展,隨時在線開展知識產權展示、交易、洽談,拓展平臺服務功能,使“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平臺”成為立足大灣區、輻射全球的國際化全國性網上知識產權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