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6日消息(記者張勝強)11月4—5日,廣東省工會首屆集體協商競賽在廣州舉行,競賽以“協商共建,和諧雙贏”為主題,共有18支隊伍入圍全省決賽、6支隊伍進入全省總決賽角逐環節。
本次競賽以疫情影響下的電線電纜制造和互聯網行業企業為背景,選手們現場模擬勞資雙方,就職工權益及企業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議題模擬展開集體協商。競賽重點考察參賽選手對國家、地方法律法規政策的把握,協商策略技巧的運用以及處理勞動關系矛盾的綜合能力水平。
“疫情影響下,制造業、互聯網行業企業經營生產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選取這兩個行業案例開展集體協商競賽,還原行業工聯會組織和企業工會組織現場談判場景,使工會工作更貼近一線實際,對于提升全省工會干部集體協商實戰能力具有指導作用。”廣東省民營企業工聯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5日的總決賽現場,每組4名選手分別扮演職工方和企業方,代表勞資雙方代表,通過擺事實、列數據、講道理、用真情,深入分析案例,運用專業的法律法規知識現場“唇槍舌戰”,努力尋求企業和職工雙方利益平衡點,充分體現了“協商共建、和諧雙贏”的理念。
經過為期兩天的比拼,廣州市總工會代表隊獲得特等獎,獲得特等獎參賽隊的最佳協商代表的選手將由省總工會按程序授予“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深圳市總工會代表隊、 佛山市總工會代表隊獲得一等獎。
全國總工會權益保障部副部長王曉華對廣東工會首屆集體協商競賽工作給予了“三方協作好、選手素質高、活動效果好”的評價。王曉華指出,近年來,廣東省總工會結合工作實際,探索建立多形式多層級勞資溝通協商機制,不斷拓展集體協商的內涵和外延。特別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及時向社會發出《“同舟共濟謀發展、共度時艱筑和諧”倡議書》;制定出臺《關于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充分發揮集體協商作用的意見》,引導企業通過集體協商,靈活處理勞動合同、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用工問題,努力營造“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的協商氛圍。
廣東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張振飚指出,各級工會要以此次競賽為契機,進一步擴大、深化集體協商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握重點,把穩就業、促發展、構和諧作為集體協商工作主線,助力落實“六穩”“六保”。推動企業建立多形式多層級的溝通協商機制,指導幫助企業搭好協商平臺,用好協商平臺,進一步爭取黨政和社會各方重視支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手段加強協商力量建設。
今年8月起,廣東全省17個地級市總工會組織95支工會干部代表隊共473人參加了預賽選拔,涵蓋多個行業領域,涌現出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實操能力出眾的工會集體協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