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藝展中心是個什么地方?“買嘢的地方咯。只要有藝展中心,我三天就可以布置好一棟別墅”,香港設計師Franki說。
“這里有各種好東西,可以培養你對美的感知力”,“和連和”品牌創始人之一,深圳U+生活美學館主持人張經勝說。
“我們算得上最受中國設計類專業師生歡迎的社會實踐基地了,可以說,我們在參與培育中國設計的未來”,藝展中心常務副總經理朱麗杰說。
藝展中心,位于羅湖筍崗片區,隸屬滿京華集團,創建于2000年,是由舊倉庫區升級改造而成的中國規模最大、品類最全、設計師采購頻次最高的一站式家居平臺。隨著中國家居業生產和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藝展中心已成為這一行業無可爭議的市場引領者,年成交額逾30億元。
“一帶一路”的日常化表達
21日一大早,香港設計師Franki帶著3個同行,過關來到藝展中心。因為來過多次,澳大利亞籍的設計師Natasha果斷地買買買。盤子、花、燈、桌子……兩三個小時就買了四五箱東西。如果Franki的車裝不下,合作多年的貨車司機隨叫隨到。
“如果你是一個設計師,你不可能不知道藝展中心”。Natasha在香港住了16年,她說,在香港也可以買到這些東西,但太分散,沒有一個像藝展中心這么集中的地方,可以一站式買到設計師想要的所有東西,所以,這是他們采購物品的首選之地。
5年時間,韓國小伙申尚恩的門店面積擴張了18倍。2011年夏天,申尚恩第一次來到深圳,考察名聞遐邇的藝展中心。南方夏季溽熱的氣候讓他很不適應,但考察之后,他確定,藝展中心非常適合他想代理的產品,租下了2期一樓的100平方米,開設了他的第一家門店。
如今,在藝展中心一期6樓, 申尚恩的global views門店占地1800平方米,經營兩個美國家居品牌的6600多種貨品。不僅如此,還在菲律賓、印尼及中國臺灣開設了分店。藝展中心這個店,成為亞洲區的旗艦店。
洛可可風的柜子,裝飾著中國風的工筆花鳥圖案,明黃間以白色的主色調,華麗又雅致。這樣的作品首先俘虜了中國設計師的心,然后是中國的消費者。李航長期合作的6個設計師團隊全在法國,他要求設計師們把中國元素融進設計,這種中西混搭風,既贏得了新興的中國中產的青睞,也讓李航在俄羅斯、卡塔爾、沙特有了大手筆客戶。僅僅4年時間,“鳳凰美居”從藝展中心起步,成長為家居設計行業的知名品牌。
古代的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融合之路。在藝展中心“波斯時光”的店鋪里,顧客用手摩挲銅盤上繁復而精美的刻花,店主龔俊升有機會就會給客人們展示古波斯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手工工藝。產自伊朗的這些美麗的盤子與燈盞,讓神秘的伊斯蘭文化變得具體可親。伊朗的盤子、印度的地毯、希臘的掛畫……“一帶一路”不再抽象,絲綢之路的本意,正體現在異域文化與日常生活無痕的交融之中。
踩到中國家居消費升級的“鼓點”
鳳凰美居的品牌注冊地是深圳,設計師是法國人,常用的水晶玻璃原料采購自捷克,生產地分布于珠三角,客戶遍及全球。全球制造、全球消費。在藝展中心,從品牌擁有者、到設計、生產、經營、消費,家居業對全球化時代作出了行業的生動詮釋。這其中,深圳、設計師和中國市場,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末,廣東省住戶存款為5.98萬億元,為全國的十分之一。崛起的中國,強勁增長的內需,與藝展中心的發展壯大有時間和邏輯上的一致性。
在藝展中心總經理助理熊耘看來,房地產市場的黃金十年,尤其是樣板房的打造,讓許多設計師找到了藝展。設計師群體承接酒店、會所等商業項目,不僅采購成品,還有許多定制化的需求,一來二去,工廠開始與設計師合作,推出設計師自己的品牌。在熊耘的印象中,原創品牌從2012年開始活躍起來,設計師直接與工廠對接,從產業鏈來看,源頭與市場對接,對市場的反應更敏銳直接。深圳龍崗、東莞、佛山、廣州、福建乃至江浙一帶的工廠,都是藝展品牌的生產地。如今的藝展中心,已經成長為一個可以輻射全國的平臺。
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培育,原創品牌的呵護,一直是市區兩級政府和藝展中心的有意之舉。12年前起,羅湖區年年將藝展中心設定為文博會分會場,改造提升筍崗片區的外部環境,花大力氣整治道路交通。文博會巨大的傳播效應,也讓藝展中心的知名度迅速擴展。藝展中心擁有“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深圳市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深圳市重點文化企業”和“深圳市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多個稱號。
根據市區規劃,這個片區的功能定位為國際時尚消費中心和都市創意總部基地,是羅湖區先行先試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底,隨著地鐵7號線9號線相繼建成投入運行,藝展中心訪客倍增。
“365天不落幕”的展示交流中心
一套造型各異、規格不一的銅質花瓶,裝飾的是波普風瑪麗蓮·夢露同款的末代皇帝溥儀的頭像,會讓什么人心念一動?Franki認為,這幾年,藝展的貨品品質提升很快,無論是設計還是做工,都是國際水準。Franki在香港的客戶大多是歐美人士,“只要有藝展中心,我可以三天布置好一棟別墅”。
藝展中心最核心的客戶是設計師,能入設計師的“法眼”,才有可能在藝展出現。無論是整個空間的設計布局,還是單家門店的調性與陳列,都要經受無數專業眼光的挑剔。不知不覺,這里也成為家居時尚潮流的風向標。
2008年,深圳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的稱號,是國內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業內人士稱,“深圳的設計,是放在市場上檢驗的,好看更要好用。”
深圳集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0多萬名創意人員,深圳的設計師和設計作品在IF獎、紅點獎等全球重大設計獎項中屢獲殊榮,已經連續6年居全國首位。從獲獎作品來看,大多為日常用品、家居用品,藝展中心成為他們“365天不落幕”的展示中心。
2016年初,藝展中心一期6至9樓的“國際館”亮相,全部進駐的是原創設計品牌。一年時間,這些品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文化創意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特別重要。藝展中心已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請,政府將在場內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室,加大保護力度。中國家居行業每年在廣州、深圳、上海等地舉辦的常規大型展會上,藝展中心都會組織設計品牌參展,提供免租的展位抓住一切機會推進和提升企業在國內外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其傾心打造的“原創設計園”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的原創設計基地之一,定期舉辦沙龍、培訓、講座、論壇,是設計師、市民尋找創意靈感和交流的平臺。
上周三,藝展中心常務副總經理朱麗杰邂逅一群學生,一打聽,同學們來自太原理工學院藝術學院設計系,到深圳來實習。每年大約有3萬名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師生到藝展觀摩學習,“我們算得上是最受中國設計類專業師生歡迎的社會實踐基地了”,朱麗杰自豪地說,“可以說,我們在參與培育中國設計的未來”。
藝展故事
故事一
“會帶更多美國品牌到藝展中心開店”
從100平方米的小店到超過2000平方米的大型展示體驗中心;從600多種產品到6000種產品;從零開始到2016年做到1.3億元銷售額……80后美籍韓國人申尚恩帶著美國輕奢家居裝飾品牌 GLOBAL VIEWS在藝展中心開始了創業的夢想旅程。
申尚恩曾在天津留學6年,學習國際貿易。因為父親身在家居飾品行業,申尚恩很早就接觸了解了GLOBAL VIEWS。
“我覺得這個品牌很好,就想把它帶到中國來。問遍了朋友圈子,很多設計師朋友都推薦我到深圳來看看市場。盡管不喜歡深圳炎熱的夏天。但從家居飾品產業的現狀和市場來看,選擇深圳是最對的。”
2011年,申尚恩在藝展中心二期一樓開設了一家100平方米的的小店試水,反響強烈,很快便吸引了眾多前來采購選貨的設計師和設計公司。但沒多久申尚恩就發現了問題,第一是小店面積太小,第二是產品品類太少。“我們一開始代理的只有飾品,但慢慢發現有必要配上家具才能展示出飾品本身的感覺,一旦配上家具,100平方米的小店就不太夠用了;其次美國有5000個產品,我們只有600個,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2014年,GLOBAL VIEWS在藝展三期四樓開了200平方米的店面,一年過去了,申尚恩發現還是不夠。
GLOBAL VIEWS快速發展的同時,藝展中心也正進行著業態的升級轉型。入駐商家從單一的售賣向展示體驗甚至設計休閑融合的業態轉型,不僅使得商家附加值提升、抗風險能力強,也更適應市場需求,吸攬更多的種子客戶。
“當時藝展中心來找我們談,說想要做一個‘國際館’,可以提供2000多平方米以上的店面。”2016年年初,經過綜合改造后的藝展中心一期六樓至九樓國際館推出,GLOBAL VIEWS成了垂直電梯門前最醒目的大店。
“目前,店里有家具和飾品大約五六千個產品種類。2016年大概做了1.3億元的銷售額,都是中國的市場。”申尚恩介紹,“我們現在是該品牌在亞洲區的總代理,我們這家店是旗艦店。現在菲律賓、中國臺灣、印尼都有我的加盟商。現在美國很多其他的家具品牌老板都來找我,希望我能代理他們的品牌。所以接下來一年內我會帶很多不同的品牌到藝展中心開店。”
故事二
“互聯網+”時代不可替代的展示場景
在國內,提到中國當代家具原創品牌,沈寶宏和他的U+是繞不開的名字。U+的家具不僅被北國內各大美術館藝術館收藏,還是馬云辦公和會所的家具配置,可謂是藝術和商業的集大成者。
這樣一個品牌,有意愿的合作者自然多不勝數。但最終,年輕的創業者張經勝和田曉松,以獨到的審美眼光詮釋U+的作品,打動了沈寶宏,成為U+華南總代理,在藝展中心開設了該品牌首家展示和體驗的“U+生活美學館”。目前體驗館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系統,在全國其他地方進行復制。
在U+生活館,整體的感覺是雅致、幽靜,古意的悠遠和現代的簡潔感融合,讓人說話都小聲起來。
U+的家具很多榫卯結構,傳統的工匠技藝打磨,讓家居有一種傳統的韻味和美感。張經勝還在四川美術學院學習裝飾藝術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組織赴深圳考察活動。在深圳,張經勝看到家具行業的水準和工藝已經遠遠超過了學校學到的東西,便決定到深圳工作。
2012年,張經勝開始做一個鐵壺品牌的代理,同時還自己研發一些瓷器、木頭擺件。在慢慢摸索中,他發現,市場中的商鋪大多為了追求最大效應,密密麻麻地陳列貨物,但這常常會讓體驗感很差。“我們于是開始做減法,空間的組成應該是真正的空間設計,家具、器物,所有的東西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當它們關系和諧的時候,擺一個石頭在桌子上都很好看。”
整體的空間設計思路和美學眼光讓張經勝成功尋得與沈寶宏的合作。在U+生活館逾400平方米的空間里。僅有的書桌、禪椅、茶室被有致地擺放,4.5米的層高讓家具顯得大氣、純粹,“中式家具需要留白,大的空間更有利于展示家具的美。”
在“互聯網+”時代,藝展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展示場景。張經勝說,相對來講,藝展是一個比較綜合的地方,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它正在成為各種材質產品、品牌形象的最大展示平臺,在業內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而在藝展中心做生意,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其他地方是非常商業的,你必須要備齊所有的產品目錄價格,但在藝展,可能更需要文化方面的補充和建設。我們會定期在團隊開展花道、香道、茶藝等知識的講座。比如我們明天會有鐵藝知識的培訓課。我們的銷售在對客戶推廣的時候不是只會報價錢,還要跟顧客解釋為什么設計師要這樣設計,這個家具這樣的高度和長度是出于什么考慮,購買的家具怎樣設計空間最合適。本來很多客戶原本只買一件,但最后會將連帶的產品一起買走。”
■手記
從賣產品到賣設計
就這樣看著你長大
一段時間沒去藝展中心,驚覺它已經大變樣。
從前是帶著專門買家具家居飾品的目的才會費勁周折地去一趟(畢竟筍崗那片的交通太可怕),但這一次不僅開車能找著停車場,一開始就有個舒爽的心情,還在藝展尋到了文藝舒適的休閑購物體驗。
藝展中心最初是工藝禮品的集聚地。改革開放之初,深圳乃至周邊地區承接著港臺地區“三來一補”加工產業,工藝禮品成為傳統優勢產業,與工藝禮品相關的家居家具產品同樣發展迅速,并最終在筍崗形成集聚之勢。
2000年,滿京華藝展中心創建。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工藝禮品、家具家居產品的賣場。消費者可以在幾棟樓里來回穿梭,有中高低不同檔次的家具家居飾品供你選擇搭配,非常便利。
家具家居業的發展與房地產發展緊密相連,2000年后中國地產發展的黃金期養活和壯大了大批家具制造企業,整個產業在珠三角地區形成了豐厚和完整的產業鏈條。深圳便捷的進出口貿易條件,更是讓產業發展稱得上天時地利人和。
隨后的升級不得不提“設計”。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室內設計、平面設計、空間設計、工業設計都在深圳有了縱情施展的舞臺。2008年,深圳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中國首個“設計之都”稱號,深圳文創設計的氛圍在國內一時無兩。
在濃厚的大環境下,原創設計師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他們紛紛開辟自己的設計品牌,家具設計師們也逐漸形成了團體,藝展中心二期八樓的“特驅”原創設計師聯盟便是其中的例子。與此同時,家居企業也意識到代工和加工并非長久之計,轉型升級靠的是搞設計,打品牌。一時間,原本只是接訂單的家具家居企業們紛紛推出自己的原創設計產品線。
長久的發展中,藝展中心在業界的影響力不容置疑。越來越多的原創品牌將店開設在了藝展中心。在探索市場的同時,設計師們的開創性設計使得藝展中心成為區別于其他家具賣場的富含文化底蘊和創造力的高端業態——它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品類最全、設計師采購頻次最高的一站式家居平臺。
優秀原創設計有了,如何向消費者傳達?市場推動著商家進行了再一次升級。于是,傳統的按照產品線鋪陳的店面紛紛升級成講究體驗感、講究生活美學的場景式展示店,消費者在購買一件家具或者家居產品的時候,能夠真正置身在產品所處的環境里去感受。商家不再追求粗放型的銷售技巧,而是跟消費者泡壺茶,聊聊花,潛移默化地傳達產品的美學概念和理念。一位工作人員說,現在很多客人本來是沒有購買需求的,但是聊天過后他們就買了。更有的消費者,在買東西的過程中,因為聊得投緣,就順便請品牌的室內或者空間設計師量身定做,規劃家居。大家還成為朋友,他們還會介紹朋友再來。品牌認知度高了,產品實現了高附加值,智力勞動也得到了體現。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家體驗店都設有咖啡吧臺,很多店里不僅有家具家居飾品,還有服裝設計產品;有很多裝修精美的創意小吃店;在三樓,記者還發現一家書店。看到櫥窗中介紹,藝展中心定期邀請設計界大咖講座和設計師分享,還有各種各樣的公益培訓、展覽等,文創氛圍濃厚。事實上,整個藝展的購物環境早已不再是一個賣場,而真正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家具家居飾品文化創意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