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偉
張世偉獲得的錦旗
讓愛回家志愿者服務隊已有3000人規模。
據廣州日報報道: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張世偉沒有休息。他帶領著100多名“讓愛回家”志愿者們,穿著紅馬甲,到東莞和深圳的各大天橋下尋找流浪漢。16年來,先后有近千名流浪人員在他的幫助下與家人團聚。
在東莞塘廈鎮的一處僻靜的小門店,是“讓愛回家”志愿者服務隊的臨時辦公室。這是去年5月,張世偉花950元租下的,墻壁上掛滿了多年來經他幫助回家的流浪人員家屬送的錦旗。“我們最近幾年已經不收錦旗了,太多了,根本沒地方放。”如今,加入他團隊的志愿者越來越多,達到3000名。
張世偉曾經答應妻子,出來打工20年后回老家種田,但現在看來,他可能要“食言”了,因為他實在放不下手上這副沉甸甸的擔子。
張世偉是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人,今年39歲,來莞打工已20個年頭。皮膚黝黑的他,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大一些。
5月1日下午3時,在東莞塘廈一處天橋下,兩名40多歲衣衫襤褸的流浪漢正在吃撿來的盒飯。張世偉老遠就朝他們揮揮手,他蹲下身來,遞給兩人一瓶礦泉水。“老鄉,哪里人啊?”但對方只是吃飯,不作聲。
一個電話換來破鏡重圓
2001年,東莞石碣,一個60多歲的阿姨躺在地上自言自語。好心的張世偉上前詢問,原來老人家迷路了。他趕緊打電話報警,原來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癥,家人已經找他三四天了,老人的兒子握著他的手表示感謝。他沒想到,一個電話竟然能換來一個家庭的破鏡重圓。從此,張世偉走上了救助流浪者之路。
1997年中專畢業后,張世偉本有機會上大專,但因為家里太窮,他只好輟學來廣東討生活。從虎門到厚街,前后晃悠了兩個月他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那是他一生中最潦倒的日子,沒有任何收入來源,連白面饅頭都吃不起,晚上住在厚街的山上,這段經歷讓他深知流浪漢的苦。
張世偉“專職”幫助流浪漢,轉折點在2008年。這一年,他弟弟因病去世,留下年僅1歲的侄女,弟弟去世后的前半年,母親經常跑到墳上大哭,眼睛總是腫的。張世偉深感失去孩子對家庭的傷害。從那時起他就決定,要盡全力幫助流浪漢回家。
張世偉過起了另外一種生活。每個周末,他帶著志愿者到東莞他掌握到的流浪漢聚集地,跟流浪漢們打成一片。
和流浪者同吃同住
去年3月,他建了幾個幫流浪者找家人的QQ群。不料,聲勢越來越大,不少走丟家人的群眾都跑來找他。如今,張世偉在深圳民政部門成功注冊了“讓愛回家”志愿者服務隊。這個民間公益組織吸引了近3000名志愿者加入,在廣東省的多數城市,都有該組織的志愿者。今年以來,“讓愛回家”已成功幫助140多個流浪人員與家人團聚。
從2001年第一次做好事算起,16年來,張世偉先后幫助近千名流浪人員找到家人。和流浪者接觸,張世偉被罵過,甚至被攻擊過。“我幫助流浪漢沒有別的技巧,就是用真心對待他們,不說把他們當親人,起碼把他們當朋友對待。”張世偉說。
張世偉印象深刻的是流浪者趙海亮。趙海亮剛被發現時,他對外界十分抵觸,張世偉給他送水和吃的,都被拒絕了。對方甚至對張世偉破口大罵,把他趕走。有一天,張世偉看到趙海亮撿了半瓶酒在喝,才得知他喜歡喝酒。第二天,張世偉就買了兩瓶酒和他一起喝。經過兩天的接觸,張世偉才得到兩句有用的話:他叫趙海亮,家住河南開封。有一段時間,為了獲得他的信任,他還和趙海亮同吃同住。后來,張世偉通過網友和警方的幫忙,找到了趙海亮的親人,最終幫助他回家。
妻子王玉玲和張世偉同在一家公司上班,他們代理一些家電的售后服務。對于丈夫的做法她不太支持。王玉玲說,丈夫除了在流浪漢身上花錢外,還經常把流浪漢往家里帶,甚至在家里吃飯、洗澡,“帶一個流浪漢回家,你就一整晚都沒得睡,整晚得看著他,直到他的家人從老家趕過來。”
干7份兼職補貼家用
張世偉有兩個兒子,大的15歲,小的13歲,2008年,張世偉的弟弟去世后,侄女也由張世偉撫養。經過20年的打拼,張世偉的月收入達到1萬多元,但要養活3個孩子和兩位老人,手頭還是緊巴巴的。至今,夫妻倆還住在東莞塘廈一間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中。為了多一些收入,張世偉曾同時干了7份兼職。
去年,夫妻倆把這些年來攢下的十多萬元買了一輛車,原本打算做網約車補貼家用。但如今,張世偉把車子全部用來拉流浪漢。“他每個周末都開著車去深圳、東莞拉流浪漢過來,每個月光油費就要倒貼2000多元。車子買了一年多,我一回都沒有坐過。”王玉玲說,每到張世偉得知流浪漢的家人聯系上了,他就會高興地驚叫起來,比中了彩票還高興。張世偉花在幫助流浪者尋找家人上的錢,少說也有幾十萬元。“如果他這些年來不去救助流浪漢,早就湊足買房的首付了。”
助流浪14年大學生回家
在張世偉看來,每一個流浪者背后都是一個破損的家庭。幫助一個流浪者找到家人,他都覺得自己挽救了一個家庭,這種成就感讓他干勁十足。
2016年11月15日晚,張世偉和志愿者葉樹添在深圳羅湖區東門的一處橋底下,見到了一名身材瘦削的流浪漢。他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張世偉上前去跟他套近乎。但這名流浪漢戒備心很強,根本不搭理他。
此后的一個星期,張世偉每天都來和這名男子聊天,這名男子開始打消戒備。他說他的名字叫楊濤,是紹興人,2003大學畢業后來到深圳,后來身份證和畢業證丟了,怎么也找不到工作,只好四處流浪。張世偉提出可以幫楊濤辦身份證,楊濤喜出望外。第二天,他就聯系了楊濤所給地址的村委會,找到了他家人的電話。
原來,37歲的楊濤畢業于浙江林學院(現浙江農林大學)。從2004年起,楊濤便不辭而別,自此十多年間與家人失去聯系。
楊濤的父親楊斌今年72歲,14年來為了這個失蹤的兒子,老人家操碎了心。他曾無數次跑到派出所做人口失蹤登記和查詢,由于一直未發現楊濤的身份證使用記錄,他覺得楊濤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于是把他的名字從老家戶口簿上去掉了。
2017年1月15日,經過兩個月的馬拉松式“攻關”。楊斌和楊濤的四叔一起來到深圳。楊斌說,這一路上他都沒睡著,因為單從張世偉提供的照片上,他根本看不出來這是不是自己的親兒子楊濤,只是感覺有些像。想到即將見到闊別十多年的兒子,他既興奮又緊張,一路上他喝了幾瓶酒。
當楊濤開口的那一刻,楊斌確信,這就是自己的親兒子。“他離開再多年,口音變不了,我一聽就能聽出來。”楊斌兩眼一紅,抱住楊濤大喊:“我的兒啊,你這些年受罪了。”看到七旬老父親出現在眼前,楊濤吃了一驚。“爸,你怎么在這里?”他邊說邊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白發蒼蒼的楊斌也終于把持不住,老淚縱橫。那一刻,張世偉覺得,自己兩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
驚人發現
不少網癮少年和失意大學生流浪
張世偉告訴記者,如今街頭的流浪者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有智力障礙或老年癡呆癥的,他們記不清老家在哪里。
第二種,是網癮少年。“有的年輕人幾個月吃喝拉撒都在黑網吧,產生網癮,常年不與外界接觸,語言和社交功能就會退化,時間久了就喪失了斗志,在社會上流浪。”張世偉說,因為網絡成癮成為流浪漢的,占了救助者的1/3。
第三種,則是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年輕人,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生,說到這里,張世偉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我們救助過很多大學生,一開始到社會上雄心萬丈,但一段時間后,他們覺得現實跟自己想象的差距太大,沒臉回去見父母,就住在天橋下面或橋洞里面,開始了流浪生涯。”
2016年10月6日,在東莞塘廈花園街一銀行門口,張世偉和妻子發現一個神情呆滯的年輕人,他一只腳穿著皮鞋,另一只腳穿著運動鞋,襪子也是兩種顏色,身上破舊不堪。他說他名叫李俊,身份證丟了,找不到工作,流浪了很多年,也找了很多次臨時工作,但每次老板都不給錢。“我問他為什么不回家?他說沒有身份證,沒有錢怎么回?我再問他這么多年不回家,難道就不想自己的父母?李俊說,自己這么落魄,哪里還有臉回去。”
張世偉說,可以幫他辦身份證,他拿出筆記本,讓李俊寫他的地址,張世偉覺得李俊的字飄逸清秀,不像是個沒文化的人。
他把李俊帶回家,在住處附近給他租了一間房子。按李俊提供的地址,打電話到合肥益民街派出所,但益民街派出所說李俊提供的地址不對,他又多次打電話給合肥廬陽區公安局,依然無果。
無奈之下,他加入了合肥志愿者群和合肥義工群,合肥交友群等。進群后,他不斷地發李俊的相片和身份信息。終于有一個自稱是李俊大學同學的人打來了電話。他說,六七年前,李俊突然從他們所有同學的視野中消失。沒想到李俊會在東莞流浪。
后來,李俊的哥哥來到了東莞。當他拿出李俊的安徽大學畢業證書時,張世偉才知道,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不過讓張世偉感到難過的是,李俊已經沒有對生活的自信,他變得消沉,“幫一個流浪漢回家容易,但要幫他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卻難上加難。”
建議
流浪者宜采血入庫
對于“讓愛回家志愿者服務隊”的未來,張世偉也有自己的思考。按照他的想法,為了幫助更多流浪者,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身邊的流浪人員,并收集信息。爭取在2017年年底,在全國每一個鄉鎮或社區都成立一個讓愛回家工作室,為流浪者提供幫助。
第二步,建立純民間的救助體系。吸收社會資源,聯合其他公益組織建立民間救助站,收養無家可歸的老人、流浪人員。
第三步,設計開發出具有定位功能的手環,給每一個失去記憶的流浪人員配發一個,確定他們的具體位置。
第四步,未來對每一個流浪人員采血入庫,也鼓勵每一個失散家屬采血入庫。DNA比對和驗血系統成本并不高,這可以幫助很多破碎家庭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