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大會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中)了解中國企業燃料電池技術。程景偉 攝

 

  中新網佛山10月22日電 (記者 程景偉)為期4天的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22日在廣東佛山落幕,一批氫能商業化應用產品在大會上亮相,展現出中國氫能產業蓬勃發展態勢,尤其是國產化和商業化方面的發展步伐提速。

  大會同期舉辦的第四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吸引國內外近300家企業參展,展出內容涵蓋氫能基礎設施、氫氣利用、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核心材料、燃料電池整車制造等環節的先進技術和成果。

 

“國鴻氫能”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新產品亮相廣東佛山。程景偉 攝

 

  燃料電池技術提供商“重塑科技”帶來最新一代PRISMA鏡星系列燃料電池系統。該系統能實現零下30攝氏度啟動,設計壽命達到約3萬小時。

  “重塑科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18噸至49噸共5款燃料電池重卡采用該系列產品,應用于工業品運輸、城際高速物流、專線貨運、渣運、市政服務等領域,其中包括了在此次展覽會現場亮相的一輛31噸燃料電池垃圾清運車。

  中國氫能產業國產化步伐正在加快。大會期間,“國鴻氫能”發布了鴻芯GI電堆產品、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系統。據介紹,電堆被譽為燃料電池的“心臟”,鴻芯GI電堆從材料到零部件均實現了國產化和自主化,同時運用了電堆多維度集成設計、超薄柔性石墨板技術、超薄CCM技術等。

  此外,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系統涵蓋了系統平臺架構設計技術、電堆濕度精確管理技術、快速變載壓力精確控制技術等核心技術,目前該系統已在公交、物流、重卡、牽引車等商用車輛中應用。

  “國鴻氫能”總經理陳曉敏表示,該公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建立自己的技術和創新平臺,搭建自主創新體系和自主燃料電池系統業務平臺,助力中國氫能燃料電池產品產業化。

  佛山是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的先行區,目前已建成三大氫能產業基地,匯聚了超過90家制氫企業和科創平臺,建成并運營加氫站15座,開通氫能源公交線路28條,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近1400輛,成為氫能產業加速商業化的高地。

  其中,濟平催化劑項目今年簽約落地佛山南海,不足半年內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化全自動生產線,并投入生產,催化劑年產能2噸,可配套2萬臺套電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研究員景春梅出席大會時稱,中國在氫能產業發展上抱以了極大熱情,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特別是像佛山市這樣先行先試的城市的帶動下,國內氫能產業逐步形成了完整產業鏈及逐步掌握主要生產工藝和技術。

  同時,景春梅認為,目前中國氫能產業總體上來說還沒有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沒有實現完全自主可控,在一些領域能夠實現并跑之外,主要領域在國際上都處于跟跑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