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今年3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必須把從嚴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嚴格落實脫貧攻堅工作報告制度、責任制度、考核制度、督查巡查制度,確保實現脫貧攻堅工作目標任務。
廣東在新時期脫貧攻堅中,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嚴要求,扎實推進我省精準扶貧工作。
日前,《廣東省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下稱《細則》)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印發出臺。《細則》明確,我省脫貧攻堅按照省負總責、市縣鎮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
市縣分工 ??
縣級黨委、政府為責任主體
層層壓實強化領導責任
“當前我省相對貧困面依然較大,按照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的標準,全省相對貧困人口規模達到173.1萬人,而且貧困程度相對較深,居住分散,自我發展的基礎和能力十分薄弱,這是我省新時期脫貧攻堅面臨的嚴峻形勢”,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省扶貧辦主任梁健表示,按照“三年攻堅、兩年鞏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目標要求,必須全面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
今年以來,我省先后出臺了《廣東省新時期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辦法》《廣東省地級以上市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等督查巡查考核辦法。根據我省的扶貧標準和脫貧任務,2016年度全省實現脫貧57.36萬人。
此次印發的《細則》明確,市級黨委和政府負責對扶貧項目實施、資金使用和管理、脫貧目標任務完成等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和監督,重點做好上下銜接、統籌協調、督查考核工作。
《細則》強調指出,縣級黨委和政府承擔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負責制定本縣脫貧攻堅實施規劃,優化配置各類資源要素,組織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縣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
同時,縣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制定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意見并監督實施,負責貧困村、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工作,對貧困村、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情況進行檢查考核,應當建立扶貧項目庫,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對扶貧資金管理監督負首要責任。
《細則》還明確,出現貧困村、貧困人口識別和退出不精準等問題的,將按照規定對當地縣級黨委和政府嚴肅追責。
直擊一線 ??
鎮村擔負直接責任
打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
“隨著脫貧攻堅不斷深入,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困難逐漸暴露,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始顯現。”梁健介紹,去年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7個巡查組,對汕頭、河源、梅州等14個市及所屬28個縣(市、區)、56個鄉鎮(街道)、107個貧困村、529個貧困戶扶貧工作進行專項巡查,發現部分地方和部門脫貧攻堅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上熱下冷”現象,特別是鎮村兩級主體責任落實不力,一些鎮、村干部簡單把村的發展和貧困戶的脫貧任務推給幫扶單位,部分貧困群眾存在“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現象,“等靠要”思想始終難于根除。
同時,由于部分地方基層干部對政策理解不到位,把握不精準,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造成貧困對象識別不夠精準,“虛、假、錯、漏”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據了解,去年省紀委省監察廳在14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地市各選擇一個中等規模貧困村,對低保五保、危房改造、醫療救助、學生生活費補助等4個項目,深入開展有關資金補貼發放情況的入戶核查,核查組共核查農戶1885戶、4945人,發現了諸如騙取挪用扶貧資金、利用職權優親厚友、失職瀆職把關不嚴等涉及違規違紀問題共121個。
目前,我省貧困人口主要分散在貧困村外,分散貧困人口占比近70%,線長面廣人多,脫貧致富難度大。因此《細則》結合廣東實際強調要求,鎮委書記和鎮長,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以及其他鎮、村干部應當集中精力抓脫貧攻堅工作。
梁健表示,鎮、村處于我省脫貧攻堅第一線,肩負著脫貧工作落地見效的重任,是打通我省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環節。鎮級黨委和政府以及村委層面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區域扶貧工作負直接責任。
合力攻堅 ??
九個“應當”突出責任
健全廣東特色大扶貧格局
我省在脫貧攻堅中著力完善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機制,健全有廣東特色的政府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我省創設了全國首個省級“扶貧濟困日”。去年我省充分發揮廣東“扶貧濟困日”“全國扶貧日”等平臺,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獲得認捐善款22.6億元。
梁健介紹,為推動形成脫貧攻堅合力,《細則》遵循“脫貧攻堅是全黨全社會的責任”的思想,用九個“應當”強調突出珠三角幫扶市和粵東西北被幫扶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各定點扶貧單位、軍隊和武警部隊、各民主黨派、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在新時期脫貧攻堅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如《細則》要求,珠三角幫扶市和粵東西北被幫扶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必須親力親為,推動建立精準對接機制,加強產業對接等方面合作。
各民主黨派應當發揮在人才和治理扶貧上的優勢和作用,做好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應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