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珠海3月30日消息(記者 郭翔宇)記者從廣東省高速公路收費站治超非現場執法示范推廣會上獲悉,從下個月20日起,廣東省廣州、佛山、珠海等7個市將試行高速公路非現場執法治超,對超限超載車輛嚴格實施“一超四罰”,多次超限超載的車輛將被列入“黑名單”禁入高速。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鄭順潮透露,這一做法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廣至全省。
超限超載已致多宗事故
超限超載運輸會極大降低車輛的安全性能,增加車輛的危險系數。研究表明,行駛時速為50公里的貨車,超限超載率達到100%時,制動距離和危險系數增加80%。同時,貨車超限超載運輸給高速公路道路和橋梁安全帶來巨大的危害,據測算,車輛超限超載率超過30%時,公路養護費用要增加200%。
超限超載運輸行為不僅對道路橋梁造成嚴重損毀,還容易引發惡性交通事故,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帶來巨大的威脅。今年春運第二天,清連高速19車連環相撞造成6死16傷的事故,就是肇事罐車超載近一倍所致。2012年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坍塌事故,也是因為車輛嚴重超載導致匝道傾覆、3人死亡5人受傷。據公安交警部門統計,2016年,廣東全省發生涉及貨車責任道路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以上)2836宗、死亡人數1218人、財產損失1757.31萬元,分別占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的11.37%、21.92%、23.64%。據統計分析,貨車非法超限超載容易引發群死群傷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是最主要的公路兇手。
7市下月試行非現場執法治超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鄭順潮在此次推廣會上透露,此次對超限超載車輛實行高速公路非現場執法的試點市有7個,分別是廣州、佛山、珠海、肇慶、惠州、江門、茂名。“這7個市將從4月20日正式啟動,年內將在全省鋪開。”
作為首批試行非現場執法的7個市,將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在高速公路出口等重要卡口開展超限超載車輛非現場執法工作。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將利用高速公路出口稱重、監控系統、高清車牌識別系統、等設施設備,收集涉嫌超限超載車輛的原始數據及信息(包括車型、車牌、稱重信息、車輛照片、視頻資料等),定期向屬地交通執法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抄告,交通執法部門根據違法超限證據,對違法當事人進行處罰。
高速公路出入口設“法眼”
在全省高速公路收費站治超非現場執法示范推廣會上,相關部門對高速公路收費站執法設備技術標準、收費站治超執法數據采集標準、收費站非現場執法流程標準和文書樣式進行了明確和統一。實現全省治超非現場執法的取證標準統一,執法流程統一,文書樣式統一,實施“一超四罰”,實現異地協同辦案。
據廣東省交通集團介紹,該集團所經營管理的高速公路里程約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70%。目前行經該集團所屬高速公路的非法超限超載車輛依然存在,有些路段情況還比較嚴重,發生查獲最重的超載近200噸的車輛,嚴重影響高速公路通行安全和公路橋梁等結構物的服役安全。對于此次全省7個市對超限超載車輛進行非現場執法治超,省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要求,安排集團所有路段,對收費站非現場執法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完善。據了解,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也將在會后組織相關地市執法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熟悉非現場執法標準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