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記者從深圳國際仲裁院(又稱“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英文簡稱“SCIA”)創建北美庭審中心新聞發布會暨媒體開放日上獲悉,該院日前已在美國洛杉磯設立了中國國際仲裁機構第一個海外庭審中心,北美地區國際商事仲裁案件可就近開庭審理。
深圳國際仲裁院。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北美地區國際商事仲裁案件可在洛杉磯開庭審理
今年以來,中美在商業和投資上的合作更為頻繁,近日更是簽署了總金額超過2500億美元的商業合同和雙向投資協議。為更高效、和諧、公正地化解兩國之間企業的經貿糾紛,深圳國際仲裁院在深圳市投資推廣署等機構的支持下,依托深圳駐北美經貿代表機構,在美國洛杉磯創建中國國際仲裁第一個海外庭審中心——北美庭審中心。
深圳國際仲裁院院長劉曉春介紹,北美庭審中心有三大功能:一是方便深圳國際仲裁院案件實現海外庭審。北美地區相關國際商事仲裁案件可在該庭審中心實現就近開庭審理。“近期,就有一家在美國投資的深圳企業與美國加州某企業約定由深圳國際仲裁院仲裁,相信隨著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談判地位逐漸提升,以及深圳國際仲裁公信力的增強,將會有更多涉華商事糾紛選擇在深圳國際仲裁院海外庭審中心仲裁。”劉曉春說。
二是便于對深圳法治化營商環境開展海外推廣。劉曉春說,參與庭審的海外企業可以在駐外經貿代表機構對“中國深圳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有親身體會和應用體驗。深圳國際仲裁院依托該庭審中心也可以定期向353名外籍仲裁員(其中,北美地區的仲裁院為65名,包括美國51名、加拿大12名、墨西哥2名)提供深圳國際仲裁規則培訓服務,提升“中國深圳規則”和“中國深圳標準”的海外影響力。
三是強化前海法治示范區的海外輻射。“作為前海法治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該海外庭審中心,可擴大前海法治示范區的國際影響,也是前海在中國自貿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中發揮示范、輻射和引導作用的重要探索。”
保護跨國企業海外權益深圳擬持續布局海外庭審中心
劉曉春介紹,我國對外貿易和海外投資持續增長。2016年,中美貨物貿易出口達3891億美元,是2001年的7.2倍;2016年,中國對全球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達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2440.1億美元,同比增長16.2%。
僅就深圳而言,2017年1—6月,深圳對美進出口貿易額為189.32億美元,同比增長12.32%;2016年,深圳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為116.84億美元,同比增長80.89%。
“巨量的對外貿易和海外投資,使得仲裁服務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需要具有國際公信力、符合市場需求的仲裁服務。北美庭審中心不僅有利于保護深圳本土跨國企業的海外權益,還率先提升了國際化營商環境。”劉曉春認為,這一舉措是從“輸出中國產品”到“輸出中國規則”的探索,也是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展示中國“制度自信”的探索。
深圳國際仲裁院是2012年率先建立以理事會為核心的國際化法定機構管理模式,13名理事中有7名來自境外,870名在冊仲裁員遍布5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仲裁員占比40.6%,國際化程度全國最高。此前,中國有史以來最大仲裁和調解案件——一宗案情復雜、爭議金額高達134億元的中美投資糾紛,通過該院創新的“獨立調解+獨立仲裁”方式,僅13天就獲得解決,并獲得中美當事人高度肯定。
近兩年,該院相繼與南非和肯尼亞等國的國際仲裁機構共同建立起中非聯合仲裁中心(CAJAC),與瑞士仲裁協會(ASA)、瑞士商會仲裁院(SCAI)等簽署了共建“中歐聯合仲裁中心”的合作備忘錄。劉曉春說,深圳國際仲裁院還將繼續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加快布局海外庭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