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許蕾)“銀十”作為傳統銷售旺季,本月整體成交面積較上月相比有所回升。根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監控顯示,本月廣州一手住宅網簽共70.24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8%;創近5個月以來新高。另一方面,本月新批預售面積持續高位,新批面積達71.88萬平方米,與上月基本持平;此外,本月全市網簽均價為16184元/平方米,環比微漲2%。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目前市場處于穩步回升的階段,自步入9月下旬以來,開發商的開盤、推盤節奏加快、新批預售也明顯增多。在市場上貨量充足的情況下,買家入市的熱情高。此外,漸漸步入年底后,開發商或許將“以價換量”。
新批節奏加快,供應量持續高位
本月新批預售面積為71.88萬平方米,與上月基本持平。其中,中心區除海珠外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以黃埔區為例,本月黃埔新批預售面積為4.62萬平方米,環比下滑70%。此外,外圍郊區除從化外皆有明顯增長,而番禺變化明顯,本月番禺新批預售面積達4.17萬平方米,環比大幅上漲近2.4倍,而亞運城板塊、石樓板塊皆出現舊盤加推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花都區新批預售增長最為明顯,本月花都區新批面積為8.34萬。從本月花都新批情況來看,以時代康橋、廣州萬達城和花都頤和山莊等樓盤取得新批預售面積最大,并且也在近期對新批貨量進行加推。
而與去年“銀十”相比,今年整體供應同比下滑11.68%。作為廣州兩大“倉庫”的花都區與增城區供應量不減反增,而增城區的朱村、永和等板塊推貨量較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
整體成交回升,南沙、番禺表現優異
從各區成交情況來看,本月增城、黃埔、南沙三區成交面積共計49.47萬平方米,占總成交面積的70.42%。其中,南沙區表現最為亮眼,本月南沙整體網簽面積為17.38萬平方米,環比大幅上漲近1.4倍。該區成交主要來自越秀濱海新城、保利星海小鎮和陽光城·麗景灣三大熱盤,上述樓盤均具有大社區、價格適中、貨量充足等優勢,集中大批量推貨能夠滿足大量剛需置業者的需求,廣州樓市買家購置欲望強烈的情況可見一斑。
此外,本月番禺區也有較好的表現,本月整體成交3.56萬平方米,環比上漲73%。本月成交主要集中在石樓板塊,位于該板塊的倚蓮半島9月末至10月新批住宅265套推出市場,受該板塊的價格相對低洼及供貨刺激,帶動區域樓市成交回升。
另外,天河區整體共成交面積為3.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5%。成交主要集中在牛奶廠板塊,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在天河其它板塊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預計未來牛奶廠板塊將成為天河成交的支撐點。
成交價格方面,海珠區變化明顯,本月海珠成交均價為40196元/平方米,環比回升20%,主要受天譽半島和越秀星匯海珠灣等高端盤的拉動。而由于番禺區成交集中在價格相對較低的石樓板塊,導致本月成交均價環比下滑11%。
整體消化周期提升至7.9個月
由于近一段時間成交量回落,廣州整體市場消化周期提升至7.9個月,為近一年以來最高位,而總體庫存量為693.99萬平方米,較上月相比略有提升。
從各區情況來看,本月黃埔區的庫存量為57.27萬平方米,消化周期僅為3.7個月。主要原因為近年來黃埔區土拍明顯減少,在“面粉”不足的情況下,直接影響黃埔區整體的庫存量。而本月南沙區庫存消化周期為8.3個月,由于本月南沙整體供應量增加,且網簽速度放緩,部分已成交項目正排隊等候網簽,導致消化周期較上月相比有明顯的提升。
在經歷政策調控后,如今廣州市場逐漸進入適應階段,而成交也在穩步回升。從近期的新批預售情況來看,增城、黃埔、南沙等外圍區域仍然有較多的產品可推,甚至于天河的牛奶廠板塊仍有一定的貨量,買家可選擇的空間較7、8月相比有所增大。
值得一提的是,開發商正逐漸步入年底業績沖刺期,對于部分需要加速回籠資金、業績要求較高的開發商而言,或將會采取“以價換量”的方式,適當的下調價格以換取資金的快速回籠。對于希望入市的意向買家而言可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