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花城”廣州不僅具有廣邀八方客的熱情,也擁有站在新起點上推動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實力與信心。拍客李健華攝
西關風情的騎樓、老街、雞公欖,在廣州的老城區,挖掘文化內涵,成為打造品牌旅游項目的重要抓手。廣報記者陳憂子攝
荔灣區粵劇博物館周邊干凈整潔水清天藍。廣報記者楊耀燁攝
據大洋網報道,“一彎江水綠,兩岸荔枝紅。”蟬鳴荔熟時節,抬眼看看惹人心醉的廣州藍,俯身凝視碧波流轉的珠江水,無須多作點綴,一幅美景就此天成。廣州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旅游資源豐富。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廣州當前正致力于構建樞紐型網絡城市,不僅具有廣邀八方客的熱情,也擁有站在新起點上推動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實力與信心。發展旅游業,既與建設國際三大戰略樞紐相輔相成,更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春節旅游業收入再創新高
雞年春節假日期間全市共接待市民游客1324.64萬人次、同比增長15.08%,旅游業總收入98.62億元、同比增長16.18%,均再創歷史新高。
廣州郵輪產業進“第一梯隊”
2016年全年,廣州國際郵輪港累計運營出入境郵輪104艘次,郵輪旅游出入境旅客共計約32.6萬人次,出入境旅客總量位列全國第三,增長速度全國第一,處于中國郵輪產業“第一梯隊”。2017年第一季度,南沙累計出入境郵輪共計45艘次,出入境旅客約11.57萬人次,停靠郵輪艘次同比增長80%,出入境郵輪旅客人次同比增加66.7%。
來穗游客對美食最感興趣
美食是來穗游客最感興趣的旅游“項目”,感興趣的人高達69.1%。在美食薈萃地西關,地道小吃、經典粵菜多達幾百種,新派茶樓、民間食肆遍布大街小巷。為弘揚美食文化,廣州還將設立粵菜大師工作室,策劃組織嶺南名菜巡演活動,推廣“廣州之夜”移動宴會模式,編制《嶺南名菜名點大全》,傳承和創新“食在廣州”的城市招牌。
著力提高旅游供給質量和效率
讓旅游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
今年春節前夕,一則“廣州過年花城看花”的推介火遍大江南北,一時間,來廣州歡度春節,感受羊城年味,成為不少地方熱議的話題。雞年春節假日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1324.64萬人次,同比增長15.08%,旅游業總收入98.62億元,同比增長16.18%,均創歷史新高。
廣州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題,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主線,緊扣“三大戰略樞紐”發展重點,對標國際先進旅游城市,拓展國際視野,加快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幸福產業。
廣州充分利用世界旅游組織(UNWTO)、亞太城市旅游振興機構(TPO)及中國會獎旅游城市聯盟等國際組織平臺,密切與世界重要旅游城市的合作,采取“走出去”戰略,組織主要旅游單位赴境內外主要客源地參展及舉辦推介活動,積極拓展境內外市場,推出特色旅游產品,實現廣州旅游整體形象的展示與產品銷售的有機結合。同時,采取“請進來”策略,邀請境外旅行商考察廣州,為旅游企業積極搭建國內、國際旅游市場開發和合作交流平臺。廣州也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國際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依托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優勢,深化與香港、澳門等周邊城市的旅游合作,推進穗港澳游艇自由行,推動旅游資源整合,塑造整體形象,聯合開發不同類型的“一程多站”旅游產品,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形象宣傳上,廣州也充分利用現有的六大境外旅游推廣中心,將廣州最新的旅游資訊送達目標市場的旅游批發商、零售商及消費者。
著力提升城市旅游品牌感知度
打造叫得響的廣州旅游品牌
要成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廣州必須要有自己叫得響的旅游品牌。
這其中,最讓人們感到新鮮的是國際郵輪母港的建設。記者從廣州市旅游局了解到,廣州市政府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支持建設國際郵輪母港、拓展國際郵輪業務、完善產業配套和服務。2016年全年,廣州國際郵輪港累計運營出入境郵輪104艘次,郵輪旅游出入境旅客共計約32.6萬人次,出入境旅客總量位列全國第三,增長速度全國第一,年郵輪旅客量與上海、天津同處中國郵輪產業“第一梯隊”。
珠江游已成為廣州極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之一。傳統的珠江游大體上是坐船看風景,最近,珠江游還推出了全新的蘭花文化主題航班,乘客在船上除了能看風景,還能品花、聽曲,享受更多的主題服務、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將來,坐在珠江游船上,觀賞“一江兩岸三帶”的景致,品味與廣州這座城市共生的文化盛宴,將成為游客在廣州所能得到的極致享受。
要吸引游客光臨,便利的交通必不可少。根據規劃藍圖,白云機場未來有望成為集高鐵、城軌、地鐵、高速路和民航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世界級“巨無霸”綜合交通樞紐。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二號航站樓正在建設中,計劃2018年年初投入使用。此外,白云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其他重要配套設施也在加快建設之中。
說到來廣州游玩,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長隆”。廣州長隆國際旅游度假區占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是全國首批、廣州首家國家級5A景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度假區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600萬人次,雄踞世界主題景區前列。
作為“羊城新八景”之一,建筑總高度達600米的廣州塔作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旅游觀光塔,向世人展示騰飛廣州面向世界的視野和氣魄。廣州塔屹立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與珠江景觀交匯處,以其獨特設計造型,成為亮麗景觀。
美食是廣州享譽已久的金字招牌。據調查,美食是來穗游客最感興趣的旅游“項目”,感興趣的人高達69.1%。在美食薈萃地西關,地道小吃、經典粵菜多達幾百種,新派茶樓、民間食肆遍布大街小巷。為弘揚美食文化,廣州還將設立粵菜大師工作室,編制《嶺南名菜名點大全》,傳承和創新“食在廣州”的城市招牌。
推進旅游業創新發展
讓跨界組合擦出新的“火花”
作為世界一線城市,廣州旅游和其他行業的跨界組合可以擦出什么樣的“火花”,也讓人興趣十足。廣州擁有中國制造業500強之一的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依托郵輪母港的發展,廣州將可發展境內外郵輪設計和建造業務,拓展郵輪維修、保養、改造和裝飾等配套服務,打造成區域性的國際郵輪修造中心。
另外,在發揮產業優勢,加快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上,廣州將明確旅游裝備制造重點發展領域,大力發展旅游裝備制造業,結合廣州旅游產業發展重點,推動郵輪、游艇、房車、潛水裝具等旅游產品的設計制造、維修補給、人員培訓、基地建設、運營服務等產業發展。
其次,鼓勵企業開展旅游裝備自主創新研發。發揮廣汽、廣船等大型國企的產業優勢,瞄準旅游產業發展趨勢,鼓勵創新研發,按規定享受國家鼓勵科技創新政策。
第三,積極推進旅游制造業與電子商務等的融合發展,深化與港澳及國際的產業合作,不斷提升旅游制造業發展質量效益和水平,努力打造廣東和全國重要的旅游制造業基地。
擴大旅游開放發展
講好“廣州故事”吸引海外游客
對于境外深度游旅客,打開他們對廣州的認知之門非常重要。目前廣州正全面推進境外旅游推廣中心建設,在紐約(美國)、洛杉磯(美國)、悉尼(澳大利亞)、奧克蘭(新西蘭)、溫哥華(加拿大)、巴黎(法國)、莫斯科(俄羅斯)、迪拜(阿聯酋)、內羅畢(肯尼亞)、墨西哥城(墨西哥)10個城市增設推廣中心,全面提升廣州城市旅游形象。
廣州也在積極建設國際會展旅游之都。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聘請會展旅游大使、給予政府獎勵補貼等方式,吸引更多高端國際會議、國際賽事活動落戶廣州,構建國際化會展旅游目的地服務體系。
同時,積極開展國際旅游招商引資。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積極引進國際旅游企業總部、國際性旅游組織、國際戰略投資者在廣州從事旅游項目開發或設立分支機構、地區總部。圍繞“花城廣州”宣傳主題,推出體現廣州城市特質的宣傳口號和形象標識,講好“廣州故事”,鞏固提升四季花城、海上絲路、嶺南文化、近現代革命、千年商都、現代都市、珠水云山、溫泉養生、食在廣州等城市旅游名片。
粵港澳大灣區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其旅游市場容量、消費潛力不可估量。廣州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樞紐城市,對承接我國港澳臺、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郵輪國際游客有天然的優勢。依托廣州“海絲”特色旅游資源,廣州優先建設、包裝、培育一批精品項目。
今年,廣州市旅游局與市文廣新局共同推出“文化之旅——海絲古跡游”游覽十三行博物館、黃埔古港、南海神廟等景點,進一步推動嶺南文化和廣府文化走向世界。今后也將持續改良相關旅游線路,結合廣州一些標志性、富有嶺南特色的景點,以嶺南文化結合“絲路”特色,借此吸引來廣州旅游的外地游客。
優化旅游發展環境
更干凈、整潔、平安、有序
郵輪、美食、廣州塔……所有這些廣州大旅游戰略中的“紅花”,都需要“綠葉”來襯托。在許多旅客看來,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旅游環境,無疑是眾多“綠葉”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片。
為改善廣州的旅游環境,廣州創新推出廣州城市旅游卡項目,以廣州公共交通、旅游交通等資源為依托,設計、制作推出“廣州城市旅游卡”,為來穗游客提供集限時免費公交、交通、加盟景區、酒店、商場、餐飲優惠于一體的便利和優惠。同時,開展A級旅游景區“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環境整治提升活動,進一步提升景區管理標準化、精細化、品質化水平,創造優美、舒適的旅游消費環境。
廣州還以A級景區為重點,積極開展母嬰室建設,為游客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目前白云山風景區南門、百萬葵園、寶墨園、正佳廣場均完成1間母嬰室建設,長隆集團計劃建設母嬰室11間,現已完成4間。
廣州旅游集散中心建設也在穩步推進,9個集散中心站點交通指引牌設置工作已經完成,103塊標識牌通過專家驗收。花城廣場咨詢網點、火車東站咨詢網點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市旅游信息咨詢中心達29個,廣州旅游咨詢服務網絡初步建立。此外,廣州下達專項資金300萬元,進一步促進旅游廁所建設管理,上半年建設完工21座,正在建設55座。
今年上半年,廣州開展了旅游市場秩序綜合整治春季行動,組織旅游市場檢查51次,開展聯合執法檢查19次,嚴厲打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了旅游市場秩序。上半年有關部門共接到各類維權渠道轉來的旅游投訴、舉報、咨詢、求助、建議等工單共1221件,受理辦結1055件,實時辦結率86.16%,法定期限辦結率100%。召開現場行政調解會50場,挽回經濟損失168.25萬元,有力維護了游客和旅游企業的合法權益。
老城區新形象
傳統結合現代
對很多游客來說,旅游不僅要看景觀,更要看文化。在越秀區,記者了解到,該區挖掘整合“廣府源、嶺南心”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化資源,將以越秀山鎮海樓—中山紀念堂—人民公園—起義路—海珠廣場近代傳統中軸線為軸心,東至北京路古代傳統中軸線,西至六榕路—朝天路—米市路宗教文化軸線,將面積約4.5平方公里的廣州傳統中軸線建成廣州城市歷史文化客廳,擦亮“千年古城、美在花城、食在廣州”的城市名片。通過挖掘南越國宮署遺址、大佛寺、都城隍廟等7個國家、省級重點文保單位,設計成一條“S”形旅游精品線路,高標準建設標識系統、游客中心等景區設施,推動大小馬站書院群保護項目、昌興街、高第街歷史文化街區等新景點建設。
在廣州的老城區挖掘文化內涵,成為打造品牌旅游項目的重要抓手。越秀區就著力讓文化與旅游在大型節慶活動中多元共生,樹立“文化搭臺、旅游牽手、經濟唱戲”的理念,每年舉辦迎春花市、廣府廟會、廣府文化旅游嘉年華、老字號購物節等品牌文化活動,以文化提升旅游魅力,以旅游帶旺文化商圈。每年的迎春花市、廣府廟會兩大品牌活動吸引游客達700萬人次,成為廣州最具人氣的都會級商圈。
同時,廣州也推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落戶北京路,將景區打造成非遺和老字號集聚、展示、傳承、發展的實體平臺。深入挖掘保護區內的非遺傳承手工藝人和老字號品牌,在景區內的黃金路段建設“非遺墟”和廣州老字號一條街,先后集聚了10多項非遺項目及50多家省、市老字號企業門店,以文化提升旅游手信檔次,以旅游弘揚地域特色文化。
借《財富》論壇
宣傳廣州旅游
今年以來,以廣州《財富》論壇推介會為契機,廣州在全球多個城市展現了其城市魅力,也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半年間,從北京到巴黎、中國香港、紐約、華盛頓、東京、新加坡、中國臺北、芝加哥、慕尼黑、倫敦,廣州《財富》論壇在全球舉辦了11場推介會,向世界講述“廣州故事”,也引發了全球媒體報道廣州、報道中國創新案例的熱潮。
今年3月在美國紐約舉行推介會期間,廣州城市形象宣傳片登陸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時代廣場,形象宣傳片中展現的景點和美食吸引了不少路人目光。美國人Tobias說,他還沒去過廣州,但看到形象宣傳片后,更想去看看廣州。美國企業家Tony D'Amelio通過推介會了解到廣州,直言廣州是一個開放、有活力的城市,充滿投資機會,還表示要向朋友推介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