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記者從廣州市人社局獲悉,《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已正式掛網,規劃提出實施就業和人才“兩個優先”戰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險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未來5年,廣州將實施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簡稱“職!保┖统青l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簡稱“居保”)一體化。
建醫保待遇動態調整機制
“十二五”期間,各類養老保險待遇進一步提高,但不同人群待遇仍然有差距。其中企業退休人員、農轉居人員、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分別為3200元、869元、608元。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險體系。到2020年,全市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85萬人、461萬人、466萬人。
規劃要求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制度,實施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
醫保方面,將按省部署建立一體化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合并);適時適當降低醫療保險費率,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的籌資和待遇水平調整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提出建立醫保待遇水平動態調整機制,綜合考慮醫療費用水平、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政府財政收入等因素,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的差距,加大重特大疾病、長期慢性病和失能失智長期護理保障力度,實現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逐步推進社?ó惖赜每
“十三五”期間繼續完善積極就業政策,并提高就業專項資金效能,建立就業專項資金監督檢查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
適應經濟轉型升級需要,規劃提出重點資助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接受職業技能培訓。
“十三五”期間的人社公共服務將更多地“擁抱”互聯網,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落實全省集中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一體化信息系統項目任務,提升社會保障(市民)卡申領、數據處理、制卡、發行服務全流程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應用和推廣異地用卡。
此外,勞動者工資實現均衡增長。規劃提出建立最低工資評估機制,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及物價變化相適應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
“十三五”期間公共服務將更加優質便捷。到2020年,退休人員社區管理服務率保持在95%以上,社會保障(市民)卡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持卡人口覆蓋率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