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洋網報道,近日,市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為公眾描繪了5年廣州教育發展的藍圖。
全市建200所實驗幼兒園
基本公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教育事業的根本。《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高標準普及15年基本公共教育。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更加普惠、優質,規范化幼兒園達到95%以上,公辦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達到80%以上。進一步加大對公辦幼兒園的財政投入,力爭公辦幼兒園比例實現穩步提升,建成200所覆蓋城鄉的實驗幼兒園。
到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100%建成標準化學校,全市示范性高中學校數增加到70所左右。統籌中高職協調發展,中職畢業生升讀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的比例達到30%。特殊教育從學前到大學學段完整、融合適宜。殘障學生接受學前教育達到90%以上,接受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
以基礎教育提升為目標,通過實施“優質公辦中小學增量工程”,進一步擴大公辦優質教育資源,到2018年,全市新改擴建中小學校129所,新增約16萬個公辦學位。到2020年,入讀義務教育起始年級的比例力爭達到70%。
廣大、廣醫要沖擊一流
在高等教育方面,要爭創1~2所應用型本科高校,新增1~2所專科高職院校,組建1所開放大學。人力資源開發水平進入國際大都市先進行列,每10萬人在校大學生人數達8500人,主要勞動年齡人口(20~59歲)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5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34%。
整體推進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建設高水平大學,大力引進全球高端人才和團隊,努力構筑高層次科研平臺,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促進兩所大學在同類高校隊列中沖擊一流、追求卓越,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部、省、市、校合作共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促進華南理工大學與國(境)外多所著名高校合作辦學,建設國際化示范校區。支持高職院校參與全國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劃,支持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一流高職院校。
南沙建獨資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未來廣州的教育也將更有“國際范”,《規劃》中提出,要推動南沙自貿區開展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綜合改革試驗,支持港澳服務提供者在南沙自貿區設立獨資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探索在南沙自貿區興建職業教育國際化示范區。
引進世界一流的學科專家和人才團隊,支持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探索聘請全球知名專家擔任理工科二級學院院長。支持市屬高職院校與境內外高水平院校聯合培養本科、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加快推進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籌建工作。開展漢語教育和傳播中國文化,推進市屬高校與境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共建二級學院、與國際名校學分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