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以后,地鐵站不僅僅是交通設施,還會有自行車停放點、咖啡廳、公廁……昨天,廣州地鐵啟動11號線三個車站便民設施方案競賽報名,計劃在燕崗、沙涌、大金鐘站率先試水,把便民商業、小型公共服務設置納入地鐵站出入口、風亭(通風設施)設計,打造有標識性的微型城市景觀。
11號線3個車站試水
廣州地鐵掛出的競賽公告指出,根據《2016年度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紀要》,要求以小體量建筑整合風亭及出入口,設置帶有自行車停放、咖啡廳、便利店等功能便民設施。為此,廣州地鐵啟動11號線燕崗、沙涌、大金鐘站便民設施方案競賽,結合出入口及風亭設置,按占地面積不大于400平方米,建筑面積不大于1200平方米(含地鐵出入口及風亭面積),層數不超過3層,總高不超過15米的便民設施進行競賽。設計要求以人流快速疏散、服務交通出行為主要目的,在周邊缺乏便民、公益服務的區域,按照相關規劃要求,建設便民設施、整合地鐵出入口及風亭。
未來也許還有公廁、警務室
地鐵站的便民設施均位于地面,具體設在哪里?公告指出,燕崗站為11號線與廣佛線換乘站,共設置4個出入口,便民設施與Ⅱ號出入口、2號風亭組結合設置。
公告顯示,便民設施的建筑設計需符合所在城市的規劃設計規范要求,內含便民商業、自行車停放、咖啡廳、便利店等功能。“可考慮配置部分小型公共服務設置如公廁、警務室、交警休息室、環衛工人休息室等。”建筑風格方面,需要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質和氣候特點,對建筑造型、建筑立面及建筑天面等進行整體設計。
十三號線首期全線隧道貫通
繼上周首批列車在大連正式交付后,十三號線首期又迎來重大工程節點:昨天下午,十三號線首期全線隧道宣告貫通。截至目前,十三號線首期11座車站主體均已封頂,今年年底建成開通將指日可待。
地鐵集團介紹,“夏園-南崗”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區間之一,成為了制約全線貫通的“咽喉”工程。該區間隧道全長約4936米,施工期間,盾構機臨近和下穿金竹山廣場、開發大道立交橋、新港鐵路橋和1.2米混凝土自來水管、通信管網以及凈距離不足50厘米的燃氣管道等高風險區域。
昨天下午,十三號線“夏園-南崗”區間左線盾構機經過499天的艱苦掘進后,終于在夏園站成功破墻而出。
地鐵集團通報,截至目前,十三號線首期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6%,全線11座車站全部主體結構封頂,進行附屬結構施工;全線隧道貫通;官湖車輛段累計完成90%,正在進行綜合樓等單體裝修。機電方面,11座車站主體均已移交進行設備安裝;全線短軌鋪設工程累計完成30%。今年年底開通十三號線首期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