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消息:“皇冠上的明珠:歡迎到硅洲”。日前,最新出版的《經濟學人》雜志發表題為《深圳已成為創新溫室》的萬字長篇特別報道,就深圳為何成為世界創新和發明的“皇冠上的明珠”、如何改寫世界創新規則、怎樣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進行系統而生動的分析,并為深圳加冕一個比硅谷更為傳神的美名——“硅洲”(Silicon Delta)。
深圳國際專利超法國、英國
文章說,1980年至2016年期間,深圳的實際GDP年均增速驚人,到目前達到近2萬億元。這個城市的南山區,有12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近4000億美元。不像北京有很多頂尖大學,深圳只有少數幾個高等院校。但是,中國各地的大學畢業生卻紛紛涌向這座城市。
深圳在研發上的支出超過GDP的4%,是中國內地平均水平的兩倍。南山區的比例則超過6%,大部分資金來自私營公司。深圳的企業還有更多的國際專利,其中大多是高質量的專利,與中國內地企業所獲得的專利有所不同。深圳一個城市所獲得的國際專利,已超過了法國、英國。
很多跨國公司在深設“觀察崗”
文章表示,今天的深圳,正吸引著全球試圖以新的方式造出新產品的各類企業家。發明和創新,正把整個珠江三角洲轉變成先進的制造業集群。很多跨國公司都在深圳開設了“觀察崗”,密切關注在深圳發生的最新趨勢。
文章指出,富士康是一家臺灣的按訂單作業的制造商,在中國內地雇傭了100多萬工人。富士康持有的國際專利領域非常廣泛,涉足從電力設備到計算機,再到音像技術等領域。它正在深圳擴建工廠,以支持蘋果在該市新建的研發中心,從而把新技術發明快速轉化成可出售的商品。富士康還與日本在廣州建立合資企業,投資88億美元制造先進的液晶顯示器。另外,富士康還在深圳開發研究工業機器人。
華為在研發方面的支出比蘋果更多。如今,華為已成全球智能手機和云計算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其2016年的總收入估計為520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最令人矚目的是,這家公司把收入的15%和18萬員工中的8.2%投入于研發。
深圳正徹底埋葬“山寨中國”的過時神話
深圳最大膽的創業公司之一,柔宇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擴大生產其非凡的產品——世界上最薄的可折疊全彩色觸摸顯示屏。公司創辦者劉自鴻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在讀博士學位期間,他就夢想著機器和人類進行交流的奇特新途徑。當他著手創辦柔宇公司,他說他很清楚企業必須在深圳立足,才可能成功。從早期研究到制成產品,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他稱之為“綜合創新”:材料、工藝、設備設計、電路設計等,都是貫穿為一體的,你要改變一種材料,就不得不改變全部過程。
他的團隊因此不得不開發出全新的材料和制造工具,包括定制的機器人,從而去完成他所設計的屏幕。這一路走來,他積累了600多項專利。劉自鴻堅稱,即使在美國硅谷,也不可能這樣做,因為加州無法與深圳的“制造商”生態系統相匹配。
文章指出,深圳已經做了比中國內地任何地方更多的工作,來徹底埋葬“山寨中國”的過時神話。目前的深圳,已成為硬件和制造業創新的全球樞紐。這里的各國企業家將帶出全新的產業。深圳正釋放出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驅動力,引領珠江三角洲強身健體,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成為創新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