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梅州4月11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劉杰)今日(11日)上午,梅州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梅州市蘭軒葉氏宗祠清代圣旨匾額(經鑒定為三級文物)被盜案偵破情況。
據警方透露,近期梅州市公安局部署了代號為“梅安1號”的社會治安綜合整治行動,梅州全市公安機關迅速行動、重拳出擊,打掉了一批違法犯罪活動。其中,蘭軒公祠清代圣旨匾被盜案是具有較大影響的典型案例。
3月21日,梅州市公安局收到梅江區三角鎮大壢村蘭軒公祠葉氏宗族人員和海外鄉親聯名來信,反映其宗祠內由族中人員葉某勝代為保管的先祖葉舒華獲授的三塊清咸豐、同治皇帝圣旨匾額,以及3副工6塊對聯豎匾和1塊清末翰林游顯廷題寫的“退一步想”的橫匾,共10塊匾額被盜。據了解,歷史上一家同時受兩代皇帝授圣匾為數不多,此匾額是梅州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之一,市場估值近百萬元。
接到聯名信后,梅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陳俊欽對此高度重視,要求刑偵等部門迅速偵辦,回應海內外鄉親的訴求。梅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立案偵查,由“市局、區局、派出所”三級警務機關聯動,捆綁辦案,僅用了3天時間即偵破這宗特大盜竊案,于3月24日抓獲盜竊犯罪嫌疑人劉某隆,悉數追回10塊匾額。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隆已被逮捕。
經偵查查明,2010年下半年,蘭軒公祠葉氏宗族人員討論決定將祖上傳下的10塊匾額統一交由葉某勝代為保管。葉某勝住在蘭軒公祠側的自建房,保管初期葉某勝一度曾有意變賣匾額,于是便授意劉某隆(其女兒的男友)尋找買家。2013年9月期間,劉某隆經人介紹聯系到了買家鄧某華。后經葉某勝同意,劉某隆從葉某勝的自建房內將一塊咸豐年賜的圣旨匾額載走,并以1.5萬元的價格賣給了鄧某華,但一直沒有把變賣款項交給葉某勝。
2014年,因征地拆遷,葉某勝一家從自建房搬離,由兒子葉某昌出面租住在江南怡華路新南大院,葉某勝將剩余9塊匾額的放置在大院內的雜物間。劉某隆打聽到情況后,趁葉某昌午休期間偷配其雜物間鑰匙。2014年下半年,劉某隆先后兩次從葉某昌的雜物間將剩余9塊匾額全部盜走。劉某隆盜得牌匾后,分兩次將上述牌匾賣給鄧某華等人,得利11萬元。2016年10月,葉氏宗親要求葉某勝將其保管的匾額交回公祠時,葉某勝、葉某昌父子才發現雜物間的匾額被盜。
被盜物品悉數追回后,公安機關委托廣東省文物鑒定站進行鑒定,鑒定結果顯示,其中4件文物為珍貴文物,屬于國家三級文物,3件6塊為一般文物;經廣東省文物藝術品行業協會專家估價,這批被盜匾額文物價值為人民幣80.8萬元。
案件偵破后,廣東省文物局專門發出感謝信,對梅州市公安局偵破這起文物盜竊案表示祝賀,對打擊盜竊文物犯罪、保護文物、弘揚文化的舉措給予高度肯定和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