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5月18日電(記者黎華玲)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記者來到了一座位于長江水下的博物館。
重慶市涪陵區城北長江段,在江水水面約40米之下,有一道天然石梁,它記錄了自唐廣德元年至20世紀初,約1200多年間的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水文資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延續時間最長的水文題刻,被稱為“水下碑林”和“世界第一水文站”。
三峽大壩蓄水175米后,為避免白鶴梁題刻被淹沒于江底,我國于2003年啟動了白鶴梁題刻保護工程,并于2009年在水深40米處修建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白鶴梁題刻保護工程,在舉世矚目的三峽文物保護工作中,被列為重中之重。據悉,這是迄今為止世界內河水下文物保護中涉及工程技術學科最多、難度最大的項目。
據了解,白鶴梁自西向東順流延伸,長1600多米,寬約16米。相傳北魏時期江岸林木豐茂,石梁上群集白鶴無數,故名“白鶴梁”。它的梁脊僅比長江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至3米,幾乎常年沒于水中,只在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較低時才部分露出水面。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副館長楊邦德介紹,古人在梁上以“刻石記事”的方式,記錄長江的枯水水位,并刻石魚作為水文標志。經過千余年的延續,160余幅,3萬余字的水文題刻群形成。
楊邦德說,題刻書法集篆、隸、行、楷、草各體。其中,以北宋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元符庚辰涪翁來”最為有名。另外,還有朱熹、朱昂等歷代文人墨客的書法題記。
1988年,白鶴梁水文題刻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白鶴梁水文題刻成為三峽水庫淹沒區最為重要的文物保護項目之一。
據了解,當年,白鶴梁保護工程先后共產生了7個保護方案,有10余名中國工程院、科學院院士參加了保護方案的評審工作。經過十年的反復論證,根據不可移動文物以原地保護為主的原則,工程院院士葛修潤提出了“無壓容器”的“水下博物館方案”。
按照方案設計,館內無空間,全部充水,題刻長年浸于水中,觀眾可在耐壓通道,通過觀測窗口在數十米的水下觀賞題刻。
如今,博物館經過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經建立起一整套長江水位、流量、流速與補水量的動態平衡數據庫,消除了最高水位40米的強壓和32米落差對保護體結構及文物本體安全的威脅,用科技手段保障了文物安全。
楊邦德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我們這個博物館是世界首座非潛水就可到達的水下博物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在世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要進入水下博物館,必須經過一個和乘飛機類似的安檢程序。之后踏上一條長88米的電梯,進入水深40米處。再通過一條約150米的平直交通走廊,邁過一道寬約一米、厚約半米的鋼制艙門后,進入到60多米長的環形參觀走廊。
在走廊里,通過走廊壁設有的23個觀景窗,可以看到保護罩內靜臥水中的白鶴梁。貼近窗邊,梁上的石魚和部分題刻清晰可見。白鶴梁題刻最為集中的中段,長約50米,保存著140余段題刻。
“每一個題刻都承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希望有更多人來博物館了解白鶴梁水文題刻。”楊邦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