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邊的美心紅酒小鎮(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重慶6月16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陳曉君 鄧銀銀)特色小鎮如何創新發展?位于重慶涪陵區的美心紅酒小鎮通過建立就業扶貧車間的做法,不僅為當地貧困農民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還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在農旅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記者在美心紅酒小鎮遇到了剛剛退休帶著父母來游玩的重慶市民姜女士,一棟棟歐式風格的建筑讓他們仿佛置身異域,一家人在雞公山游樂園、香溪廊橋、梨香溪水上樂園玩了一圈后,姜女士準備給兒子、孫子帶點禮物,小鎮的就業扶貧車間正好滿足了姜女士的愿望。“曲奇、怪味胡豆、麻花都是剛做好的,一點防腐劑都沒有,兒子兒媳和孫子都喜歡吃,價格比商場便宜一倍。”
姜女士買的禮物來自小鎮剛剛建起的就業扶貧車間。為大力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盡快實現就業脫貧,重慶市涪陵區相關部門按照企業自愿申報原則,決定在美心紅酒小鎮建立“就業扶貧車間”。
從2019年8月開始,景區投資800余萬元,把閑置廠房改建成扶貧車間,發饅頭、做掛面、切桃片、炒怪味胡豆,售賣價格比外面便宜一半。1元的大饅頭面包、1.8元一斤的掛面、2元一塊的豆干、10元2斤的曲奇和麻花,還有特產榨菜、菜籽油等都是扶貧車間的熱銷商品,深受游客青睞。
如今,占地1.5萬余平方米的就業扶貧車間擁有70多臺機器設備,生產旅游休閑食品68種,月銷售收入上百萬元,招收附近村民42人,特別優先聘用建卡貧困戶11人、殘障人士3人。通過集中培訓和專人傳授幫帶相結合的方式,讓村民切實掌握各項工作技能,順利上崗。
藺市鎮大橋村建卡扶貧戶李君就是其中一員。他告訴記者:“家里距離紅酒小鎮只有幾分鐘的路程,美心集團為自己繳了五險一金,每月在扶貧車間包裝面條,平均月收入有3000多元。”如今,李君夫妻都在景區工作,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掙錢、顧家兩不誤,成功實現穩定脫貧。
“不僅如此,我們一直以不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在周圍購買各類農產品。”就業扶貧車間負責人張恒表示,光去年他們就購買了100多噸青菜頭用于制作榨菜。接下來,還會加深與農戶、合作社和小作坊的合作。目前,景區每周六還固定開放脫貧攻堅集市,為當地貧困戶設立固定的免費攤位,供他們銷售自產的農產品。同時,景區正在泡桐村山頂建立“云上農夫集市”,免費為農戶提供銷售平臺,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