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后,全市未發生一起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火災,因燃放煙花爆竹受傷者數量銳減——
春節期間主城垃圾清掃量減少三分之一
2月4日這天,11歲的張宏銘頗有些不高興。
本想著能像往年那樣,在除夕夜好好地放煙花,可他在家里翻了半天,連煙花爆竹的影子都沒見著,就連自己拿著壓歲錢想去買煙花,都被母親譚天玲制止了。
譚天玲一家居住在巫溪縣城。縣城并未像重慶主城那樣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為什么譚天玲不準兒子燃放煙花爆竹呢?
今年春節,重慶繞城高速公路以內區域(含繞城高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讓城市少了污染,讓譚天玲一家和眾多市民看到了干干凈凈的街道,也極大地減輕了春節期間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市環衛局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主城區有兩萬多名環衛工人堅守崗位,對主要道路、熱門景點、軌道交通沿線、五大商圈、各環境敏感點周邊等區域開展全面清掃和巡回保潔,春節期間主城區日均產生垃圾量為5675噸,全部做到日產日清。重慶左岸環境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主城區春節期間的垃圾清掃量比去年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禁放”帶來的,不僅僅是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來自市消防總隊的消息顯示,春節期間,重慶沒有發生一起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火災。
煙花爆竹燃放量的下降,也讓我市各家醫院在春節期間接診因燃放煙花爆竹受傷的患者數量銳減。
“每年春節,我們都會接診不少因燃放煙花爆竹受傷的患者,有的傷勢還比較嚴重。”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燒傷科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該院就接診了30多名患者,而今年僅10名,且傷勢較輕,這些傷者均來自主城以外區域,“這與市民自覺遵守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相關規定有著直接關系。”
此外,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市急救醫療中心等醫院了解到,截至2月12日,這些醫院在春節期間均未接到因燃放煙花爆竹受傷的患者。
“過年前幾天,我就聽說主城區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譚天玲就職于巫溪縣林業局,對燃放煙花爆竹存在的安全隱患有著較為全面的了解,“空氣質量不好是肯定的,每年還有很多人因為燃放煙花爆竹而受傷,煙花爆竹燃放后的紙屑還加重了環衛工人的負擔。特別是對于森林覆蓋率超過60%的巫溪來說,燃放煙花爆竹還極易引發森林火災。”
因此,譚天玲早早地就和家人商量好,今年春節不燃放煙花爆竹,而選擇一家人到主城區游玩。
兒子張宏銘起初不樂意,不過,接下來幾天,他每天都是喜笑顏開的,因為父母帶著他在主城區游玩。
“傳統和習俗并非就意味著因循守舊、一成不變。燃放煙花爆竹只是一種形式,真正的傳統流淌在血液里、綿延在精神中。”譚天玲認為,雖然“爆竹聲中一歲除”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但傳統習俗也應該與時俱進,年味不會因為沒有燃放煙花爆竹而變淡,“空氣好、到處干干凈凈,一家人團團圓圓的,這就是‘年’。這個年,我們過得特別舒心。” 本報首席記者 陳維燈 記者 廖雪梅 李珩 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