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扶貧辦獲悉,今年第一批市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約29.1億元已下達到各區縣,為全市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資金保障。
據悉,29.1億元資金里,來自中央的扶貧資金約18.6億元(含易地扶貧搬遷貼息資金22680萬元),市級資金約10.5億元。按用途分,這些資金將用于深度貧困攻堅及鞏固脫貧成效、教育資助補助、易地扶貧搬遷貼息、村級集體經濟試點、貧困群眾就業技能培訓等。
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使用原則是“三要一不”。一是要緊緊圍繞培育和壯大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改善貧困群眾基本生產生活設施條件、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和抵御風險能力等方面安排使用資金;二是要重點支持貧困村提升工程、特色扶貧產業、資產收益扶貧、電商扶貧、扶貧培訓、易地扶貧搬遷貸款貼息等項目;三是要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開展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試點等。“一不”則是指中央資金不得用于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醫療、社保等社會事業支出,確保專款專用(“雨露計劃”中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初中、高中畢業后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對家庭給予扶貧助學補助的事項除外)。
該人士表示,各區縣應及時建好做實脫貧攻堅項目庫,未納入脫貧攻堅項目庫的,不得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以此強化資金精準使用、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同時,要加強扶貧資金項目常態化監管,及時準確將資金到賬、安排、撥付及項目實施有關信息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做到資金安排與項目實施匹配、項目與貧困戶受益情況關聯。市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將督促各區縣加強財政涉農資金整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記者 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