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重慶市召開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力爭實現全年“藍天”天數300天以上等多項目標。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好迎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準備,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著力抓好“水清”。2019年,重慶將實施15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110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技術改造,完善城鄉污水管網2000公里,完成40萬頭存欄生豬當量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400個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確保長江干流水質為優,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0.5%以上。
著力抓好“天藍”。重慶將以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40微克/立方米以內為目標,多措并舉,嚴控交通、工業、揚塵和生活污染,增強監管和科研能力,全面執行在用車尾氣排放新標準。在強化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的同時,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和跨區域執法檢查、交叉檢查。
著力抓好“地綠”。今年內,重慶將繼續嚴禁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布局重化工項目,5公里范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筑牢生態屏障。
著力抓好“土凈”。重慶計劃通過三個方面的舉措,實現“土凈”目標。首先,實施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詳查,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強化污染地塊的風險管控,確保凈土開發;其次,完成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減排年度任務;再者,加快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和危廢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確保固體廢物及時安全處置。
著力抓好“聲靜”。今年重慶全市新建(復查)安靜居住小區30個、降噪綠化帶15萬平方米,確保聲環境質量穩定向好。(李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