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央廣網

      2018年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向縱深推進

      2019-01-02 14:05:00來源:重慶日報

      兩江新區果園港碼頭,集裝箱船正在裝貨。(重慶日報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2018年12月29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二丁/遠征三火箭搭載“重慶號”衛星飛向太空!爸貞c號”是我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商業衛星項目——“鴻雁星座”的首顆試驗衛星。

        2018年首屆智博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的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攜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互聯網系統項目,以首期投資即達200億元的“第一大單”氣勢落戶重慶。

        ……

        2018年,重慶立足“兩點”,建設“兩地”,實現“兩高”,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了每項具體工作中——

        一個個重大項目、高端項目紛紛落戶重慶;

        重慶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構建起向東、向西、向南3條骨干國際貿易大通道;

        重慶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推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2018年,重慶經濟擺脫“速度情結”,向著高質量發展的縱深推進。

        2018年1至11月 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已超去年全年

        2018年12月13日,重慶海關發布消息稱

        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4794.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7.9%,超2017年進出口值286.3億元。

        其中,出口3108.8億元,增長20.7%,進口1685.5億元,增長13.1%。

        三個特點

        1 加工貿易進出口穩步增長

        前11月,加工貿易進出口2368.1億元,增長26.4%,占同期重慶外貿總值的49.4%,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3.3個百分點

        2 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進一步加快

        前11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356.4億元,增長25.7%,占同期重慶外貿總值的28.3%

        3 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值穩中有進

        前11月,對美進出口975.6億元,增長24.5%,占同期重慶外貿總值的20.3%。對歐盟進出口883.3億元,增長18.6%,占比18.4%

        高新技術產品及傳統制造業產品出口增勢良好

        前11月,出口高新技術產品2078.1億元,增長21.4%,占同期重慶出口總值的66.8%

        進口集成電路、存儲部件保持增長

        前11月,重慶分別進口集成電路、存儲部件480.7億元、193.3億元,分別增長14.9%、7.3%,上述兩類商品占同期重慶進口總值40%

        進口消費品、汽車零配件保持增長

        前11月,進口消費品69.5億元,增長15.4%;進口汽車零配件62.8億元,增長0.6%

        2018年中歐班列(重慶)大事記

        3月16日

        中歐班列(重慶)向南延伸線“渝新歐越南國際班列”開通

        6月28日

        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突破2000班,成為首個突破2000班的中歐班列

        7月14日(當地時間)

        中歐班列(重慶)順利抵達明斯克,白俄羅斯線路順利開通

        10月

        中歐班列(重慶)單年開行數量突破1000班

        10月16日

        中歐班列(重慶)“德國曼海姆港—重慶果園港”班列成功開行

        10月25日

        中歐班列建設現場會暨專題協調會在重慶召開,國家發改委肯定了中歐班列(重慶)貢獻

        11月8日

        中歐班列(重慶)“白俄羅斯-重慶”回程班列抵渝,標志該線路回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11月26日

        中歐班列(重慶)首次回程運郵測試成功

        關鍵詞 內陸開放 營商環境

        加快內陸開放 構建國際貿易大通道

        近年來,重慶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實現了重慶航空產業從無到有,還打造了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

        以航空航天產業最為集中的兩江新區為例,目前,兩江新區已引進項目近20個,社會投資超過500億元,其中,引進的全國首家民營自研商業火箭重慶零壹空間項目——“重慶兩江之星”火箭已兩次成功發射。

        如今,“重慶號”升空,更讓人對重慶“商業火箭+商業衛星”的航天產業布局充滿期待。

        航空航天因技術精密復雜,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重慶為何能以市場手段一次次推動高端項目落戶?

        重慶歷來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門類齊全,基礎堅實。然而,重慶地處內陸,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為契機,向更深、更廣的市場挺進。

        2018年8月7日,重慶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指出,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殷切希望……要堅持戰略導向,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緊緊圍繞“兩點”定位和“兩地”“兩高”目標,深度融入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做到以開放倒逼改革,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目標明確后,重慶迅速行動。截至2018年年底,重慶已構建三條骨干國際貿易大通道:向東,利用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在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同時,通過上海出?谂c世界聯通;向西,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2018年10月,中歐班列(重慶)再創紀錄,成為首條單年開行超過1000班的中歐班列線路;向南,培育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貿易新通道,截至2018年10月底,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419班。

        重慶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形成的“Y”字型開放大通道,成為“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結點。與此同時,兩江新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自貿試驗區、保稅港區等開放平臺加速發展,為全球先進生產要素聚集培育沃土。

        重大項目紛紛落戶 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

        2018年初,紫光芯云產業城簽約落戶重慶。

        重慶市政府與紫光集團、華芯投資三方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高達1000億元的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助力重慶打造集成電路發展高地,全面提升“中國芯”的全球競爭力。

        這是重慶直轄以來投資額最大的工業項目!

        目前,重慶已培育起千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按照三方協議,紫光集團擬在重慶投資建設紫光芯云產業城,包括“智能安防+AI”、數字電視芯片、紫光云服務總部及研發中心、移動智能終端先進芯片設計、金融科技、工業4.0智能工廠、集成電路總部基地和高端芯片制造基地等7個項目。

        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該項目集制造與研發于一體,將與重慶力推的億臺級全球智能終端基地相銜接,助力重慶吸引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布局核心基礎零部件與關鍵基礎材料等重大項目,培育數千億級戰略產業集群。

        重慶機遇良好,內陸開放“吸金”,引得各界精英前來重慶投資興業。

        早在2018年1月,馬云就造訪重慶,將阿里巴巴的中西部區域總部落戶在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這個項目將一口氣打造9大產業功能平臺,包括智能制造平臺、物聯網平臺、智能網聯汽車、新零售、新金融、城市數據大腦、人才培訓、新外貿合作、創新中心和雙創基地等板塊。2018年底前,運營團隊規模已超過300人,目標是將重慶打造為亞洲最智能的特大型城市。

        扎根重慶的還有騰訊。2018年首屆智博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演講現場宣布:騰訊西南總部將落地重慶。此前,騰訊在重慶投資最大數額當屬云計算數據中心,計劃總投資高達30億元,兩期建成后總計將達到20萬臺服務器容量。騰訊西南總部未來將負責騰訊在西南片區業務的發展、布局和整體的把控。

        此外,騰訊還公布了與重慶的一系列合作,包括與重慶政府、企業共建智能超算中心,通過高性能的計算和分析,輸出對研發、設計、制造等環節的優化方案;與武隆區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全國首個區域級全域智慧旅游平臺“一部手機游武隆”;與長安汽車深度合作,在汽車上實現人與各種車載服務的智能連接等。

        營商環境提升 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為先進生產要素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重慶在行動。

        2018年,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重慶推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不斷深化。例如,重慶將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的辦理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比國務院統一要求的時間縮短了3.5個工作日。其中,企業設立登記壓縮為3個工作日。

        又如“多證合一”改革。2018年6月30日,重慶實現“三十一證合一”,比國家統一要求多整合了7個證照事項。此外,重慶還大力推行“就近辦”“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開通了全類型、全環節、無紙化的企業網上登記系統,企業可通過互聯網和窗口兩種模式辦理登記,并試點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同時并行發放電子營業執照,實現整個登記流程無介質、零收費,極大地方便了企業辦理登記業務。

        2018年10月26日,原工商、質監和食藥監等部門合并而成的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正式掛牌成立。此舉進一步優化了重慶的營商環境。

        “以前各個部門各管一段,缺乏銜接,遇到一些職責邊界不清晰的事項,還可能相互推諉。對企業而言,多頭管理,必然會增加企業的管理運營成本,同時因為接受不同行政主體的管理,企業可能會感到莫衷一是。”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唐英瑜說,新成立的市場監管局,從制度上破除了“九龍治水”。一個統一的機構對產品生產銷售進行全流程管理,本身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優化。

        從稅收上為企業減負,給企業送去“真金白銀”,是重慶優化營商環境的另一務實之舉。2018年11月16日,重慶市稅務局召開民營企業稅收座談會。13家企業的代表表示,近年來,重慶切實落實系列減稅降負的稅收優惠政策,助力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創新技術研發、綠色轉型發展等,從普惠性和行業性多層面減輕了企業稅收負擔。

        例如,今年國家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負力度,推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擴圍、研發費加計扣除擴圍、個稅改革等一攬子稅收優惠政策。參會的民營企業代表表示,在重慶,國家新發的減稅“紅包”已經收到了。

        “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退還部分行業的留抵退稅,真是喜從天降。政策好,落實得也快,返還了企業1430萬元,兩天到賬,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的資金問題,堅定了我們走下去的信心!敝貞c勤牛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經理王春鳳說。

        得益于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2018年上半年,重慶新設市場主體近20萬戶、同比增長3.7%;新設外資企業436戶、投資總額15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8%、195.9%。

        企業家的投資信心,從另一個側面表明重慶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重慶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工業企業家預期信心指數122.8,高于即期信心指數1.8個百分點,制造業中31.9%的企業對下季度總體運行持“樂觀”預期。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2%。其中,國有投資增長7.1%,民間投資增長10.8%。

        新聞鏈接》》

        這些項目 助力高質量發展

        SK海力士重慶項目二期工程啟動

        4月 SK海力士啟動重慶項目二期工程。2019年該項目投產后,芯片年產量將達到12億只,占整個SK海力士閃存產品的40%以上。韓國SK海力士是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二大存儲器生產商,在電子信息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坐落于西永綜合保稅區B區的SK海力士,是重慶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SK海力士在渝二期項目建成后,可進一步帶動重慶集成電路產業的上下游企業(設計業、芯片制造、封裝測試業、半導體材料業、半導體設備等)的發展,對重慶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復星多款新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4月 復星集團宣稱,其旗下的重慶復創醫藥設計開發的4種新藥,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與此同時,復星在渝多個項目完成選址或公司注冊,多個產品研發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2017年9月底,復星集團與重慶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復星西南總部(重慶)項目正式啟動。按照協議,復星將與重慶在大健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文體旅游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未來涉及的直接投資額將高達300億元以上。

        萬國半導體公司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項目啟動試生產

        6月1日 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項目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區啟動試生產。萬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的外商獨資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

        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一期試運營

        6月 位于水土高新生態城的重慶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一期開始試運營。該項目是騰訊在中國西部地區布局的首個云計算數據中心,毗鄰華能燃機、京東方等知名企業,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數據中心項目遙相呼應。該項目一期可容納10萬臺服務器,二期建成后將形成20萬臺服務器的計算能力,未來會成為騰訊業務的重要支撐點。

        司法重整讓重慶鋼鐵“淬火新生”

        上半年 重慶鋼鐵實現營業收入110.93億元,完成利潤總額7.63億元,較去年同期9.99億元虧損實現大幅扭虧為盈,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至28.29%,較去年同期下降74.72個百分點。陷入連年巨虧的重慶鋼鐵,自2017年下半年引入四源合鋼鐵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于當年內順利完成司法重整后,成功化解了債務危機和生存退市危機。

        遠大印務新基地投產

        7月 位于兩江新區水土高新生態城的遠大印務轉型升級基地項目全面建成投產。遠大印務轉型升級基地項目是2018年重慶市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重點建設項目,2017年3月正式動工,項目總投資約2.8億元,總建筑面積約4.7萬平方米。遠大印務是重慶規模最大的票據、試卷定點印刷和IT產品印刷企業,是重慶唯一同時具有國家甲級防偽票據證書類、國家統一考試試卷類涉密印刷資質單位。業務范圍涉及重慶、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與惠普、戴爾、登康(冷酸靈)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年產值上億元。

        高鋁硅觸摸屏電子基板和高鋁硅特種功能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投產

        8月30日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鋁硅觸摸屏電子基板和高鋁硅特種功能材料研發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在兩江新區投產。該項目總投資27億元,將建設2條50噸/天航空玻璃及觸摸屏電子基板生產線、1條深加工線及工程技術中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12億元,可實現產能500萬至600萬平方米/年,年產值達8億元。

        京東方重慶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開工

        12月8日 京東方重慶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在兩江新區正式開工。京東方重慶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位于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區,由京東方全自主設計、開發和建造,主要生產手機、車載及可折疊筆記本電腦等柔性顯示產品,總投資465億元,設計產能4.8萬片/月。此前,京東方集團在重慶投資建設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基地和智慧電子智能制造系統生產線項目已實現量產。

        金康新能源汽車智能工廠啟動試生產

        第四季度 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金康新能源)智能工廠已正式啟動試生產,金菓EV SF5首批試制車于2018年年底下線,并有望在2019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金康新能源智能工廠總投資25億元,在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及電池五大工藝車間共部署了1000多臺機器人,整個生產線的焊接、涂膠、滾邊、工位間輸送、大件的上料均采用機器人操作,焊接、涂膠的自動化率為100%。

        這些項目 賦能內陸開放

        重慶西站建成投用

        1月25日 重慶西站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重慶西站位于沙坪壩區,隸屬于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客運樞紐系統,是以鐵路為主,集長途汽車、公交、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2014年12月,重慶西站開工建設,重慶西站站房總高度38.40米,設置15臺31線29站臺面(含2條正線);設計接發車能力約381對/日,設計年客流量4218萬人次。

        渝貴鐵路開通

        1月28日 渝貴鐵路開通,重慶鐵路融入全國高鐵網。此后,從重慶到成都只需一個多小時、到貴陽2個小時、到昆明4個多小時、到廣州7小時、到福州13小時。

        為方便市民換乘高鐵,2018年初,重慶啟動公交化列車示范性項目,開通了重慶北至重慶西鐵路公交化列車。目前,該公交化列車開行對數已由開通初期1.5對/天增加至10對/天,運輸能力提升至2萬多人次/天。

        江(津)習(水)高速公路通車

        6月29日 江(津)習(水)高速公路通車,重慶主城到貴州習水的時空距離由之前的4個多小時縮短到約2.5小時。市民駕車從主城到四面山也從3個多小時縮短到1.5個小時。

        江習高速通車后,重慶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094公里,對外高速公路省際通道達到了20個。2018年,重慶同時開工建設了5條高速公路(巫山至大昌、合川至璧山至江津、萬州南環、巫溪至鎮坪、渝廣支線),總長192公里。到2018年底,重慶高速公路在建項目將達到17個,里程超過1000公里。

        渝湘高鐵主城至黔江段開工

        11月22日 渝湘高鐵主城至黔江段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這是重慶城市提升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首個高鐵開建項目,標志著重慶“米”字型高鐵網建設按下了“快進鍵”,進入建設大提速時代。建成后,重慶主城到黔江由之前的4小時縮短至1小時。作為這項重要鐵路干線的配套設施,位于南岸茶園的重慶東站也同日開工。

        修建2.4萬公里“四好農村路”

        1-11月 重慶建設“四好農村路”2.3萬公里,全年可確保完成2.4萬公里建設任務。重慶將18個深度貧困鄉鎮“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目前,18個深度貧困鄉鎮已開工對外通道615公里、建成通組公路1370公里,極大地帶動了沿線貧困鄉鎮居民脫貧致富。

        重慶至波士頓和西雅圖航線開通

        11月11日、12日 海南航空開通重慶經停上海至美國波士頓、西雅圖航線。至此,重慶已構建起北美“2+4”航線網絡,即2條直飛航線(紐約、洛杉磯),4條經停航線(多倫多、芝加哥、波士頓、西雅圖),航班量達到每周18班,實現了每天都有2班以上到達北美的航班。

        重慶直飛巴黎航線開通

        12月19日 重慶開通重慶直飛巴黎航線。該航線計劃班期為每周三、周六兩班,單程飛行時間約12小時。

        2018年,重慶已開通國際航線11條,國際航線累計開通79條,其中客運65條,貨運14條。重慶還將繼續增開至東南亞、南亞等周邊航線。2018年底,江北機場基本完成歐美澳戰略性大線布局。

        軌道交通環線一期開通

        12月28日 軌道交通環線一期開通。本次開通的環線東北半環(重慶圖書館—重慶北站南廣場—海峽路)串聯沙坪壩區、渝北區、江北區、南岸區和兩江新區,線路全長34公里,總投資222億元,共設車站24座。環線東北半環共設換乘站7座,可與已運營的6條軌道交通線路實現換乘,單程運行時間約52分鐘。

        軌道交通四號線一期正式開通試運營

        12月28日 軌道交通四號線一期正式開通試運營。四號線一期線路全長15.6公里,開通車站7座:重慶北站北廣場站、頭塘站、保稅港站、寸灘站、黑石子站、太平沖站、唐家沱站,可在重慶北站北廣場站與十號線換乘。開通試運營初期,行車間隔為10分鐘。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自2017年9月25日正式啟動運行一年多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復合運行格局已全面形成。

        截至2018年10月31日

        ■“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419班,實現“天天班”雙向對開,目的地覆蓋全球66個國家、131個港口;

        ■國際鐵路聯運(重慶—河內)班列已完成雙向測試,累計開行25班;

        ■重慶—東盟跨境公路班車累計發車510次,服務網絡延伸至越南、泰國等地;

        ■蘭渝專列累計發運商品車專列90列,隴桂專列發運26班,黔桂專列發運4班。

      編輯: 鄭睿

      2018年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向縱深推進

      2018年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向縱深推進,重慶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構建起向東、向西、向南3條骨干國際貿易大通道;前11月,加工貿易進出口2368.1億元,增長26.4%,占同期重慶外貿總值的49.4%,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3.3個百分點 

      關閉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2.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3.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