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記者郭靜 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這個新春佳節,許多醫護人員仍然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國家新冠肺炎危重癥臨床救治專家組專家鐘鳴正是他們中的一員。
去年此時,鐘鳴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而現在,他剛剛完成了在長春的醫療支援任務。11日晚,他在隔離酒店里和曾經一起在武漢支援的醫護戰友們吃了一頓云端的“年夜飯”。雖然連著兩個春節沒能在家過年,但鐘鳴說,心在一起就是團圓。
“小時候,聽到了鞭炮聲,我就感覺到今天是和往常不一樣的日子,能夠喚起幸福感……‘保留曲目’是我爸爸燒的梅干菜扣肉……”鞭炮和爸爸做的梅干菜扣肉,是鐘鳴心中屬于幸福的味道。這種幸福,是年,也是團圓。
記者:您會嗎?
鐘鳴:我沒學會。一方面比較忙,一方面在爸媽面前我還是小孩子,感覺我們家里定位好了,就是吃爸媽燒的菜。
但這道菜,去年春節,鐘鳴沒吃到。在萬家團圓的時刻,他只身逆行,這一去,就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病房堅守了75天。
他后來形容,那兩個多月是把10年、20年經歷的悲歡離合都高度濃縮了塞進腦子里。在武漢的兩個多月,鐘鳴瘦了十斤。鐘鳴說:“在最困難的時候,大家一起背靠背,度過了那些日日夜夜,在屬于我們自己的戰壕里面沒有退縮,一起經歷這場在我看來是非常偉大的戰役,這種感覺很難用語言來形容。”
從武漢回來后,他發現自己最大的變化是工作中要求更嚴苛了。他常常想起初到武漢時的那些艱難,他說回到中山醫院,在這樣好的條件里,“我不想留下一點遺憾”。
1月19日接到馳援長春的任務,其實和上一次一樣匆忙。第二天就是農歷臘八節,接到出發的指令,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趕去接種第二針新冠疫苗。鐘鳴說:“其實這次就相當于是一次平常的出差。腦子里裝了經驗,身體里打了疫苗,感覺沒有什么是未知的,是‘一切都是有準備’的一次醫療任務。上次去武漢,高鐵開到湖北境內,車廂大概就我一個人,但這次飛機上基本上是滿艙的。雖然我是一個人去抗疫的,但是一同回吉林、回長春的人很多……這次在吉林的疫情有個特點,就是老年病人多,轉變成重癥和危重癥的比例就會高。雖然我們了解了疾病演變的規律,但是這個過程還是有挑戰的。”
鐘鳴的手機里有個微信群,名為“永遠的南六”,那是和金銀潭南六病區戰友的微信群,是他和武漢的牽掛。鐘鳴說:“我們群時不時大家都會冒出兩句來。正好我去長春前一個禮拜還是十天左右,湖北省的醫療隊也準備好了,隨時準備支援東北,很多戰友都報名了。當時我在群里面給他們發‘肌肉’的標志——加油。結果沒想到我先走了,他們給我發‘肌肉’的標志。”
作為最早逆行者,回到上海后,人們給予鐘鳴很多榮譽——“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上海市勞模……但在諸多獎杯、獎牌中,他最愛的卻是南六戰友自己設計、送給自己的獎牌。微信群里,大家熱烈討論什么圖案好、滿意不滿意。鐘鳴說:“離開武漢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想再回到武漢,再回到金銀潭醫院。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或者工作原因還暫時沒有成行,但是我們非常期待能夠跟他們再次相聚,聊一聊以前發生的那些故事,我相信一定是非常令人期待的日子。”
雖然逢年過節工作在病房,對一個重癥醫生來講再平常不過,但連著兩年春節不在家,而且讓她們為自己擔心,他還是對太太和女兒多了很多歉疚。鐘鳴說:“我女兒其實很不善于言辭,‘爸爸,你當時好危險,我好擔心’這種話是不會說的。愛在心里口難開,我女兒很想我,她不會說的,甚至不會露出一個關切的表情,但是我就知道她不希望我離開她。學校可能想邀請我去做報告,她從來都是反對,‘爸爸,千萬不要’,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到說到這個事,她有點自豪。”
心在一起,家就不遠。鐘鳴也在等春來,盼團圓。鐘鳴說:“能夠盡快地控制疫情,讓大家能夠像往常一樣正常地去上班,去生活,是我新年最大的心愿。需要我待到什么時候,我就待到什么時候,這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家里人也非常理解。我們的職業要保證多數人能夠在過年的時候團圓在家里面。而且我們還可以期待來年,來年我們還是會再相聚的。在抗疫的前線,我希望我的家人能夠看到我狀態挺好的,就像去年一樣,她們能夠安安心心地在家里。我也能夠在線上看到她們在看電視,我家還有兩只貓,看到她們抱著貓一起感覺就很開心了。很多時候我覺得連線連上了,其實不需要很多的話,相信她們看到我在鏡頭前,她們也就很滿足了,這是屬于我們家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