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昆明6月8日消息(記者李騰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云南省100多名應屆畢業生十分苦惱。他們來自云南工程職業學院高速鐵路客運乘務專業,帶著和學校簽訂的就業協議集體在鐵路部門實習了幾個月。然而,他們實習結束后卻沒能按照就業協議上所說,“與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合同”,而是被集體“退回”。有學生質疑,這所職業學院每年收取高昂的“特色課程費”,而特色課程卻僅開過幾節,有違規收費的嫌疑。那么,這批被“退回”的學生未來該怎么辦?就業承諾是否存在夸大宣傳?

  公開資料介紹,云南工程職業學院高速鐵路客運乘務與運營管理專業于2016年開設,是學院與企業中航國鐵教育集團(簡稱“中航國鐵”)共建的特色專業。學生通過面試入學后簽訂就業協議,“訂單式”培養,為全國各個鐵路集團、高鐵站輸送人才。

  2017級應屆畢業生小王怎么也沒有想到,帶著學校和中航國鐵的推薦協議,經過了幾個月在鐵路部門的實習,本該等著畢業工作的她和同學們卻被集體“退回”,原本的就業計劃全部落空。小王說:“剛開始去昆明鐵路局實習時簽了一個協議,有我們學校和中航國鐵的蓋章,協議上寫明‘實習結束后通過鐵路局面試考核,學生將簽訂勞務派遣合同’,可是我們并沒有得到面試的機會。”

  按照“2+1”培養計劃,該專業的學生前兩年在學校進行專業課程學習,第三年到用人單位頂崗實習。除了要交每年10000元的學費之外,學校還收取每年4600元的特色課程費,包括化妝、調酒、心理咨詢等。學生質疑,三年下來僅上過幾節課,為什么費用高達13800元?“每年都要交4600元。大一的時候上了三天的特色課,還是2016級、2017級一起在階梯教室開的一個大課,有四門,心理學、職業規劃、調酒和化妝,上了三天;大二就上了一節;大三沒上過,也收了4600元。”小王說。

  此外,學生們還提出,學院要求大家參加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應用人才測評考試,學校收取1600元培訓費。而學生拿證之后被用人單位告知,該證書為非職業類證書,不被行業認可。小王稱:“在學校考了兩個證,一個是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燈方面的,一個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方面的,一個證800元,兩個1600元。學生考出來之后拿去面試,面試官說是在拿這個證糊弄,它是非職業證書,他們不認可。”

  就業計劃全部落空,多項費用去向不明,學生們覺得自己被學校和中航國鐵騙了。

  對此,云南工程職業學院辦公室馬老師解釋,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鐵路部門沒有給予該學院畢業生崗位名額,學校已經安排推薦了其他工作崗位供畢業生選擇。他表示:“學校已經給這批退回來的學生安排了工作,在鐵路行業,但是這批學生不愿意去,不愿意走出云南省。”

  學生們提出,招生入學時學校作出過“百分百包就業”等承諾,大家想當然地以為畢業后進鐵路部門沒有問題。

  馬老師表示,一定為畢業生提供充足的鐵路行業崗位選擇,但工作范圍在全國各地,不能保證就近就業。他說:“現在學校也在積極跟學生溝通,崗位還是符合他們的專業,培養協議也寫得很明白,在鐵道行業里就業,這是第一個要保障他們的。學校不能保障的是在云南省就業,崗位我們在全國提供,大概700多個崗位,肯定有各種各樣的,比如安檢、售票等。簽訂的協議并沒有說是高鐵乘務,協議上已經寫得很明白了,包括家長來的時候也是讀了協議才讓孩子來這個專業的。”

  既然有其他替代崗位,為什么學生們不接受呢?畢業生小劉介紹,學校推薦的崗位與學生們的就業預期和前期投入相比差距實在太大。“花了五六萬元,他們就任意推薦一些崗位,推薦給我們的崗位是大家在每個平臺上都能找到的信息,說是工資待遇非常不錯,讓踴躍報名。我花了這么多錢給我推薦這些崗位,不知道為什么。如果工資待遇稍微高一點,我覺得去外省還是能接受的,但是學校推薦的崗位轉正后每月才3000元的工資,而且只有五險。我在老家隨便進一個廠都是實習工資3000以上,轉正后工資每月四五千元,還都有五險一金。”小劉說。

  而關于培訓費用的問題,馬老師回應說:“學校安排的職業資格考試是自愿的,學校沒有強求任何一個學生去考。資格證不一定現在就用得上,有可能以后用得上。培訓費是有的,有些資格證沒有包含在學校課程里,學生要考,學校也組織了考證的培訓班,收取一定的培訓費。這都是自愿的,學生想考就交錢培訓,不交錢自己報名去考也可以。”

  每年4600元的特色課程費是否確有此事?收費的依據又是什么?中航國鐵云南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梟表示:“特色課程費是培訓過程中的企業服務費,核算三年總共的費用后進行了平均。企業方一個學年承擔四門課,包含禮儀、化妝、認知類的講座以及職業生涯規劃類的講座。”

  昆明市人大代表、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李春光觀察總結,因為招生競爭激烈,一些高職院校存在夸大宣傳、誤導承諾等現象,需要引起教育行業和家長、學生的警惕。他分析:“相對于公辦學校來講,民辦學校在招生方面有一定劣勢,也確實存在一定數量的學校在招生時有一定程度的夸大宣傳等情況。我認為,各個民辦學校在新的招生季到來之際要進一步規范自己的招生宣傳,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爭端,同時在提高教學質量和就業崗位質量方面要多修煉‘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