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記者白杰戈 錢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為了應對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的風險,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啟用已經二十多天,累計接收入境需篩查治療人員2100多人,確診50多人。記者本周探訪了小湯山定點醫院,在之前的報道(篩查入境旅客 收治確診患者——記者探訪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中介紹了人員篩查的情況,今天(11日)我們繼續了解篩查確診的患者如何接受救治。
病房(央廣網發 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供圖)
小湯山定點醫院的新建病區按照單間隔離觀察要求,可以收治720名集中醫學觀察人員或者疑似病例,院方把住進這里做篩查的人稱作“客人”,病房也要有“家”的感覺。小湯山定點醫院工作專班組副組長、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馬迎民介紹:“我們提前都已經設計好了,我們都能理解這些旅客經過長途的旅行,希望他來這里以后,至少讓他覺得能喘口氣了,希望這里能給他們一種回家的感覺。”
家的感覺離不開飲食。考慮到人員收治的時間特點,小湯山定點醫院一天24小時可提供3頓正餐和2頓夜宵。讓長途飛行到達北京的旅客經過海關檢疫,即便半夜抵達醫院,也能及時填飽肚子。馬迎民說:“他們可能在飛機上就吃得很少,再通關、檢疫……來到這兒。我們有這樣的留學生,一來了,護士嚇一跳,女孩子一個人要兩份,問為什么?她說30個小時沒吃飯了。”
醫院還跟周邊的連鎖超市合作,篩查者或者患者通過手機就能訂購各種商品,由專人從專門通道送進病區,確保安全。而病房內外的信息溝通,也不必親身進出污染區就能有“面對面”的效果,病床邊的視頻通話系統可以直接呼叫清潔區的護士站,提出需求,甚至遠程問診。
病房的墻上有消毒傳遞窗,內外先后開啟,中間完成紫外線消毒。此外,還有送貨和消毒機器人。護士于苗苗介紹:“一般我們送小一些的快遞,都可以把它放在里面設置好就走了。我們醫務人員就不用來回走,里面還有紫外線消毒,當時就可以消毒。”
消毒機器人(央廣網發 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供圖)
截至目前,小湯山定點醫院總共篩查了2100多名來京、返京人員,其中50多人確診收治入院。馬迎民介紹,醫院參考武漢等地的經驗,結合西醫的抗病毒制劑和中藥湯劑、飲片等展開治療,截至4月9日24點,累計有30人治愈出院,也有重癥患者被轉往地壇等其它定點醫院。
馬迎民說:“一般來講在十天到兩周就可以治愈了,我們也在不斷地調整治療的策略和方法,盡量能夠再提高他們康復、恢復的速度。我們采用的是一種多學科的交叉組合方式,中西醫結合,所以從組織架構上,我們院內有西醫的會診組,還有中醫的會診組,這兩個會診組是交叉在一起的,進行病例的討論分析。西醫方面有一些西醫的治療,中醫方面有中藥湯劑、飲片的一些治療,而且根據不同病人以及疾病病程的不同時期,我們會調整中藥的方劑,這樣讓病人接受到一個有針對性的治療。”
護士們以不同形式的折紙作品,送給來到這里的需篩查人員(央廣網發 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供圖)
針對篩查人員,院方還準備了消除旅行疲勞、恢復機體功能的中藥湯劑,供他們自愿選擇。來自安定醫院、回龍觀醫院的心理醫生也對患者實施心理評估。馬迎民說:“我們的心理醫生對每一個病人都要做一個心理評估,哪些是需要進行心理干預的、哪些問題不大,我們都記錄在冊。留學生大多是年輕人,一聽到自己確診了,就很沮喪,有的就哭了,尤其是女孩子比較多。還有一部分就顯得比較焦躁,可能反復地問醫務人員,‘我的結果是什么樣的?我(病情)有多重?我要在這住多長時間?我什么時候才能好?’”
到小湯山定點醫院做篩查的大部分是海外回國的華人,以年輕人為主,年齡最大的確診患者70歲。也有一家三口,父母確診,兩三歲的孩子沒有確診,為了避免傳染,孩子只能跟他們分開,由護士幫忙照顧。
中藥房藥師在調劑預防中藥(央廣網發 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供圖)
醫院的病房特別設置了無線網絡,滿足篩查者和患者,尤其是年輕人的需要。新建病區內走廊的墻面上,深藍、淺藍和橙色的裝飾也是為了起到輕松、舒緩的作用。而在病房朝外的走廊里,還能看到患者做康復活動的身影。馬迎民介紹:“康復的治療是很早期的,病人一來,康復師就介入了,我們在確診的B區病房里配有康復師。因為這些病人都是平時在病房里面活動量很少的,所以康復師會在天氣好的時候,讓他們在外走廊里做一些鍛煉,做呼吸、肢體的康復。我們根據不同的病人,提供適合于他的個性化方案。”
北京小湯山醫院院內景色(央廣網發 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供圖)
病房的外走廊可以看見小湯山定點醫院的園林景致,但設置了單獨的出入口,嚴格按照衛生防疫標準,與院內清潔區域硬隔離。新啟用的小湯山定點醫院經歷怎樣的建設過程,與2003因為集中收治SARS患者而聞名的小湯山醫院有什么不一樣?請繼續關注明天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