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8日消息(記者李文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目前,北京市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本地病例逐漸增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生擴散的風險加大,疫情由輸入性向擴散性過渡。同時,隨著返京人員流動即將迎來高峰,疫情防控難度將持續加大。

  昨天(7日)下午,北京舉行了第13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除了通報北京復興醫院聚集性感染調查情況,還首次公布了北京疑似病例數量。另外,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怎么處理?刻意隱瞞接觸史有什么法律后果?北京市相關部門都進行了明確。

  北京市司法局局長李富瑩介紹,北京全市范圍內的賓館、飯店、文化娛樂場所、商場超市、公共交通場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和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運營管理單位對未佩戴口罩的,應當進行勸阻。實踐中,對不聽從勸阻,甚至引發矛盾沖突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輕則處以警告,重則有可能被處以拘留。李富瑩說:“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傳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接受醫療觀察的病人等特定群體,提出了更高的義務性要求,規定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傳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接受醫療觀察的病人等特定群體,對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有關機構依法采取的隔離措施、醫學觀察等措施拒不配合的,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

  李富瑩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不只是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的事,每一位公民都有參與和配合的義務。“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都應當主動學習預防知識。勤洗手、戴口罩是專家推薦的預防感染的有效方式,每個人都應本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認真遵循、帶頭踐行。

  此外,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首次通告了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疑似病例:“截至2月6日24時,北京市累計疑似病例157例,確診病例297例。”

  對于公眾比較關心的復興醫院發現聚集性病例的問題,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孫碩表示,復興醫院出現疫情以后,更多的是風險溯源和風險排查,包括對很多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其中,對木樨地院區南樓、北樓,月壇院區門診部等所有的醫護人員、患者、護工及行政后勤人員進行檢測排查,同時加強關口前移,對住院部與門診部和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工作往來的醫護人員及行政后勤人員進行檢測排查,準確評估風險程度和感染情況。 目前已認定此起疫情波及范圍局限、目前沒有造成進一步擴散。

  孫碩說:“我們立即對CCU病房所在的南樓進行了全面封閉管理,分區管控并進行了徹底消毒。同時對未在崗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居家隔離觀察。對院區急診暫時停診,對病房暫停收治新入院的患者,降低人員密度,停止復興醫院住院部和門診部以及和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的工作交流。”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如果有人隱瞞湖北地區接觸史、隱瞞發熱等癥狀,不回避反而主動與周邊人群接觸,可能會造成疫情傳播,如何處置?李富瑩說,這種行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涉嫌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照《刑法》第114條、115條追究刑事責任,輕則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重則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李富瑩說,從有關媒體的報道中,她已經注意到有國內其他省市已有公安機關對類似的情況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對有關當事人開展立案偵查的案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昨天審議通過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定》。其中明確規定,隱瞞病情、造謠傳謠、哄抬物價等嚴重阻礙疫情防控工作的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