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3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7年8月至9月,第四批8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8省(區)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完成督察反饋,同步移交89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昨天(22日)公布的問責情況顯示,共有1035人因上述問題被問責,這也是首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最后一批公開的問責情況。
生態環境部還同時發布7個典型案例,浙江違法違規圍填海、三亞違規干預執法等問題被點名。
在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移交案件被問責的1035人中,包括廳級218人,處級571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督察人員徐錫惠說,相比于此前三批督察移交問題問責,此次問責更突出“不作為”“亂作為”的決策者。他指出:“這次在整個第一輪不是問責人數最多的,但是我們問責的黨紀政務處分的比例和處級干部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這樣問責的目的是突出領導責任,避免了一線基層頂包的情況。”
梳理此次的移交問題,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部署推進不力、監督檢查不到位等不作為、慢作為問題占比約44%;涉及違規決策、違法審批等亂作為問題占比約38%;涉及推諉扯皮、導致失職失責的問題占比約15%。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涉及地方黨委政府所屬部門中,國土部門被問責人員的數量超過了環保部門,生態環境部表示,這是基于“山水林田湖草”一體保護的工作要求。徐錫惠說,此次發布的七個典型案例體現出督察問責精準全面的特點,既有涉及自然保護區的問題,也有草原破壞、河流污染的問題,背后都體現了地方政府違規決策、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
在七個典型案例中,海南省三亞市被點名存在違規干預執法情況。中央環保督察發現,2012年以來,三亞小洲島產權式度假酒店項目突破規劃許可,在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海岸帶200米范圍內違法建設,三亞市政府多次干預市綜合執法局對該項目的執法活動,要求相關部門為違法項目完善手續。省海洋部門及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對自然保護區法定區域沒有實施有效保護,未及時制止和查處自然保護區內違法建設行為。海南公布的情況顯示,此問題共問責19名干部。
浙江則因違規圍填海問題問責33人,而這類問題也是沿海地區的“通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曾批評,一些地方向海洋要“發展”,甚至把圍海填海當作開發捷徑,今后必須遏制這種“亂作為”。
生態環境部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此次問責較為到位,他們希望能夠典型案例和公開問題,讓地方真正把環保責任壓實到位。徐錫惠指出:“比如吉林省通過督察將長白山內違規建設的167棟別墅全部拆除了。新疆也借著督察的契機加大了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以及對電解鋁等過剩產能的化解力度。問責公開,就是希望能起到‘問責一個,震懾一片’的效果,希望能進一步推動各級各部門抓實各項工作,特別是抓好督察整改工作。”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也將在今年啟動。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說,將用四年時間完成一次更大范圍上的督察“全覆蓋”。“對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中央企業開展督察,前三年搞綜合督察,最后一年搞‘回頭看’,同時我們還將統籌安排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嚴重違法行為等強化監督工作。”
據了解,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將更關注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推進情況,同時聚焦高質量發展。劉長根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信息化系統已經建起來了,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還將盯住第一輪督察和‘回頭看’問題整改情況,我們將盯住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