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31日消息(記者馬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央廣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了解到,嫦娥四號著陸器已于昨天(30日)傍晚6點14分正常喚醒,中繼前返向鏈路建立正常,平臺工況正常。后續,嫦娥四號著陸器將協同玉兔二號月球車按計劃開展第四月晝工作,繼續實施科學探測任務。
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3月29日晚8點28分自主喚醒。那么,最新的喚醒對嫦娥四號意味著什么?大家知道,月球上的一天大約相當于地球上的28天,月晝和月夜各占一半。在有陽光照射的月晝,玉兔二號月球車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可以通過自身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月面行走、與地球通訊、從事一系列的探測活動。而在月夜,在零下180攝氏度并且周圍漆黑一片的情況下,月球車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就要保持深度睡眠的狀態。那么喚醒的過程,就是隨著月球表面陽光角度的升高,月球車和著陸器的太陽能電池板能夠接受到陽光,獲得電能,啟動自身的各種設備,繼續從事科研活動。可以說喚醒是一個從靜到動的過程。
關于月球車和著陸器的自主喚醒,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介紹:“整個探測器的供電要靠太陽能,如果太陽高度角太低,可能也不夠能源的供應,探測器里邊采用的大量電子設備,一般而言只能承受零下50度、60度這樣的量級,在月夜休眠前會把桅桿收攏,然后它其中的一個太陽翼也會收攏,保證艙內的溫度,著陸器巡視器展開的太陽翼朝東,太陽光來的時候自主喚醒。”
進入第四個月晝,還有哪些科學探測任務等待著嫦娥四號?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介紹,玉兔二號月球車將按計劃開展第四月晝工作,繼續實施巡視科學探測任務。科研人員將精確操作,嚴密監控,確保不斷取得更加豐碩的科學成果。
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和嫦娥四號著陸器相繼完成第三月晝的工作。在第三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月球車對石塊、車轍進行了科學探測。探測的石塊最大直徑約20厘米,探測時月球車距離石塊約1.2米。
關于嫦娥四號整體的探測任務,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將其基本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關于著陸區的地形地貌。過去都是通過遙感,通過一百公里甚至幾百公里的軌道探測大概的地形地貌,這次是身臨其境。同時通過這次月球車的行走,獲得月球背面第一張地質剖面圖,可以探測到一百米到兩百米深的地質構造、分層,這樣就可以研究月球背面地質的起源、形成等。二是月球周圍的空間環境,包括宇宙輻射、太陽輻射、太陽耀斑的爆發對月球空間的影響。三是研究月球的物質成分,這次有多臺科學載荷,會對月球背面的物質成分進行初步探測。
玉兔二號還會在月面上繼續行走,它有沒有可能和此前的玉兔一號會面?據了解,今年3月13日,玉兔二號完成了三個月晝的工作,累計行走163米,已經打破前輩嫦娥三號月球車“玉兔號”114.8米的月面行走距離。但是從兩輛月球車所處的位置看,用專家的話形容就是,“一個在中國,一個巴西”,一個在北半球,一個在南半球,距離相差非常遠,通過月面自主行走見面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此外,玉兔二號月球車的設計壽命是3個月,目前已經達到設計壽命。不過,研制團隊表示,將繼續精心操作、密切監控、確保安全,爭取使玉兔二號巡視器走的更遠,獲得更多的科學數據。
對于玉兔二號的行走方向,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介紹:“關于未來的探測,玉兔是要動的,動得越多越好。根據探測,邊上的大坑小坑很多,西北方向相對平緩一點,未來玉兔二號的行走方向是以西北方向為主,對周圍、月表環境進行探測。嫦娥著陸器則在原地探測。”